第2章 不争就要死

  “老爷子别闹!我知道你烦心事多,但再多的烦心事也不能不要命了不是,更不能胡言乱语啊。”

  余良心中很感激这个老爷子。

  如果不是他,自己恐怕早就饿死了,没有户籍真的连要饭都不配。

  朱元璋敛起笑容,冷声道:“别装了,你仔细想想失忆之后,是什么时候醒过来的?”

  余良想了想,沉吟道:“是,是洪武十五年,五月初一……”

  “你醒过来的时候只有赵姓兄弟在身边,可是因为一次意外,赵金晨为了救你自愿赴死,是也不是?”

  朱元璋说罢,余良品咂其话中的内容还没回过味来,就被接下来的一幕惊得瞪大双眼。

  赵小五突然跪伏在老者面前,高声道:“锦衣卫百户赵炳,拜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小五,你?”

  余良下意识想拽赵小五起来,可后者快速用膝盖原地挪了个方向,把头往地上重重一磕:“掌柜的,其实您不姓余而是姓朱,您也不叫良而是名讳……”

  主子的名讳他不敢直言,话说到这里生生卡住。

  余良听着落地那一道重重地磕头声,心脏忽然颤了颤,一股不好的预感猛地在心头荡漾。

  “大孙,你名讳雄英,是为展翅高翔之意!”

  果然,朱元璋再也按捺不住心头喜悦,朗声说道:“别躲了,你就是咱大孙,咱大明朝的皇长孙!”

  “等等......”

  余良脑袋瞬间一片空白。

  更恐怖的是,此刻整个客栈门外站满五城兵马司的将士,里里外外围堵的水泄不通。

  “拜见皇孙殿下!”

  在余良发愣时,一群人朝着他跪拜。

  “我……”

  余良手抖,脚也抖......

  一阵强烈的不安袭上心头。

  “大孙子,你现在还有什么不相信的?”朱元璋声如洪钟,完全不似年迈的老人。

  “我,那当年……”

  余良还没能缓过神来,自己从一个流民,从一个农籍,变成了?

  大明嫡长孙?

  那自己这十年流落民间,到底是因为什么?

  “你是不是很疑惑为什么让你离开皇宫十年,生存在民间?”

  朱元璋目光一沉,耐心问道。

  余良木然地点了点头,这不得不让人怀疑。

  “因为当年你跌落下马险象环生,而且宫中争斗不断,你母妃又不在世,爷爷便想将你送到民间寄养,给了你余良这个名字。

  一来可以尝试民间疾苦;二来也是需要民间淳朴之气,来洗净你的病症!”

  朱元璋说的神乎其神,看他表情似乎知道这件事情的人少之又少。

  这时,坐在一旁吃面的汤和起身附和:“老臣恭喜陛下,爷孙相认,可喜可贺!”

  “是该庆贺!”

  朱元璋面无表情,挥手驱散一众锦衣卫,沉声道:“汤和,你也同咱回宫。”

  “臣真的老了,京城的繁华是一日也见不得了,此番入京已有两月之久,这老胳膊老腿经不起折腾了,请上位允臣归养乡里吧!”

  汤和摇了摇头,躬身俯首一拜。

  “也罢!”

  朱元璋神色略微一顿,应了声好。

  没有多余的解释,余良从应天府的南街,被强行带回了皇宫之中。

  从余良变成了朱雄英。

  ......

  乾清宫内。

  朱元璋合上奏章,看向门外。

  “蒋瓛!”

  外面值守的蒋瓛连忙进来,躬身作揖:“陛下!”

  “替朕拟旨,太子早故,国本动摇,为安天下臣民之心,稳固国本之议,册封东宫嫡子朱雄英为皇太孙,立为储君,迁居乾清宫,每日早晚同朕早朝,六部之官,凡有奏章,先交太孙审阅,再呈于朕!”

  “着,洪武二十五年起至朕殡天,取消万寿节,各地藩王不可入京朝贺,若有擅离封地者,以谋反论!”

  朱元璋说这话时,心都在滴血。

  他用十五年建立大明王朝,用三十年培养了一个合格的继承人,如今已经六十六岁高龄他,本想六六大寿还能操办一场,却又因为太子的死,不得不面对更加残酷的现实。

  朱元璋的信念,几乎都要崩塌了!

  他这把老骨头还要再撑几年,为大明争取更多时间,再培养一个合格的继承者。

  至于长生久视?

  朱元璋并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臣领旨!”

  “慢着!”

  蒋瓛正要离开,朱元璋再度开口道:“密切监视,秦,晋,燕,宁四王动向,但有风吹草动即刻来报!”

  “尤其是,他们得到册封太孙的旨意后,都在做什么,事无巨细全部都报上来!”

  朱元璋目光沉重,声音也变得很冷。

  直到今天他才明白,有太多事情是自己不能控制的。

  只是,他已经老了!

  ......

  东宫。

  朱雄英坐在台阶上盯着高墙大院,有些郁郁寡欢。

  如果他知道当年发生的事情,如果他有原身的记忆,就不会这么被动了。

  都穿越了,怎么就把记忆给弄没了呢?朱雄英正苦恼的时候,一道声音在耳畔响起。

  “弟弟拜见兄长!”

  抬起头,是一个跟自己年龄差不多大的翩翩少年郎,站在他面前躬身作揖行礼。

  “你……是?”

  朱雄英面色尴尬,他对这个身份还没适应呢,就冒出这么个弟弟。

  少年急忙开口:“我是允炆啊,皇兄难道不记得我了?”

  “哦,是允炆啊?

  十年未见,长高了不少。”

  朱雄英站起身笑得有些生硬,内心暗暗骂道:原来是这个铁憨憨,最后把皇位都玩丢了。

  不过,见少年脸色有些愁苦,他还是关心地问了句:“弟弟是有心思?”

  朱允炆闻言,满怀心事道:“不敢欺瞒兄长,自从父王仙去,各地藩王叔叔们蠢蠢欲动,而皇爷爷至今也没定下储君大位,愚弟只怕推迟的久了,会造成民心不稳国本动摇。”

  朱雄英避开了这个话题:“皇爷爷自然是有自己的决定,你若是有时间,不妨常去给皇爷爷请安,叔叔们又不在京城,他老人家眼下最需要慰藉。”

  “兄长,要不我们一起去?”

  “你自己去。”

  朱雄英还是没能适应身份的转换,哪怕这个身份会给他带来无上的权势,但骤然之间的天地之变,总让人心中惶恐更甚欢喜。

  皇位是什么?

  自古以来,就没有比皇帝更高危的职业,眼前这个便宜弟弟就是最贴切的例子。

  重活一世,他只想苟全性命。

  被回绝的朱允炆也没脾气,又行了一礼,道:“那弟弟自己去便是,就怕皇爷爷他不见我。”

  “怎么会,贤弟饱读诗书,士林之中也当有你一份,皇爷爷见你开心还来不及呢。”

  朱雄英嘴角微微上扬,宽慰说道。

  朱允炆落寞的走开,朱雄英望着他的背影心中暗暗思忖:

  “如果我真的是朱雄英,哪怕我自己不争,恐怕也会有人逼着我争,推着我去争。现在朱标已死,淮西勋贵群龙无首,如果老朱想要举起屠刀,就肯定不会带我回宫,现在我回来了,就是他还不想举起屠刀。

  如今自己被卷入这权力场,如果不去争上一争,恐怕迟早会被人弄死啊。”

  ......

本章说
同人创作0条评论

好书等你评,快来成为鉴赏第一人

上起点App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