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14年,二月!
大业十年,杨广兴兵准备三征高句丽,途中士兵士气低落,士兵大量逃亡,行军速度缓慢!
隋将来护儿率大军登陆高句丽卑沙城,在卑沙城大破高句丽军,并随时准备进军平壤!
同年七月!
卑沙城!
来护儿开始整备大军,准备对高句丽国都平壤发起进攻,杨广得知来护儿大破高句丽军消息后,兴奋不已时刻准备对平壤发起总攻。
另一边,平壤城,高句丽王高元深知国家无法在次经历一场大战了,派遣使者请降,杨广接受高元认输请求,开始下令撤军,大军班师回朝,远在卑沙城的来护儿无奈的下令撤军!
此刻在来护儿手下任帐内都督的秦琼也是无奈的叹了口气,指挥着手下开始撤军,路上秦琼身边的副将秦桓开口道:“大哥,脱离隋朝吧,你自己看看周围的士兵,哪还有一点血性啊,再看昏君杨广,明明距离高句丽国都一步之遥,下令撤退,哪里还有一点明君的样子啊!”
“二弟,不得多言。”秦琼打断秦桓的话语,可秦琼哪里不知,自己效力的朝廷早已不是当初杨坚活着时候的朝廷了。
“哥哥,我觉得二哥说的对啊。”一旁一位膀大腰圆的胖子开口道。
秦琼不语,看见秦琼不说话,秦桓对着罗士信摇了摇头,跟上秦琼的步伐回到隋朝国都长安,长安城内百姓看着归国的大军眼中没有一丝的高兴。
同年九月
坐在龙椅子上的杨广,听着底下属官的报道,眼中露出无边的愤怒,大声怒吼道:“一群贱民!”
百官被杨广一声怒喝吓得跪倒在地,杨广消了消气开口道:“给齐郡通守张须陀传令,命他发兵下邳镇压卢明月等人!”
“是!”
齐郡,通守府!
张须陀领旨后开始点兵,时任历城县捕快的秦琼深得张须陀的喜欢,张须陀命秦琼三人跟随自己起兵平叛。
下邳!
卢明月率十万起义军驻扎在此,张须陀领一万隋军与卢明月两军对峙在下邳!
营帐内,张须陀进行着战略部署,他深知卢明月的军队人数众多,后勤补给相对困难,于是张须陀下命令道:“大军原地不动,安营扎寨等叛军粮草补给不够之时,敌军不攻自破!”
“是!”
果不其然,十几日后,卢明月率领的叛军粮草消耗殆尽,叛军不少开始逃跑,卢明月的营帐内,看着逃跑的士兵愤怒的大骂,卢明月开口道:“与张须陀决战,打过了有的是粮草,全军出动!”
张须陀这边,对着部下说道:“叛军粮草殆尽,必然只有两种选择,全军撤退,或者倾巢而出追击我们以获得粮草,若是倾巢而出大本营必定空虚,我欲组成一支千人小队,偷袭叛军大营,但是会非常危险谁敢前往!”
秦琼在一旁走上前来,对着张须陀开口道:“将军,秦琼愿往!”
张须陀看着秦琼露出笑容,不自觉的点了点头,果然没看错人,开口道:“好,秦琼我任命你为先锋将军,率一千人直取敌方大营!”
“哥哥去,我跟二哥也去。”罗士信在一旁也站出来说道,顺便拉着秦桓一起,秦桓无奈的叹了口气,拱手道:“秦桓愿往!”
张须陀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下令全军后撤,秦琼带着千人小队埋伏在侧翼,果然,卢明月看见隋军撤退,立刻率军出击,对隋军展开追击,秦琼见叛军大部分脱离下邳,随即命令小队出发。
在距离叛军大营不远处,秦琼示意全军停下,开始部署战略:“秦桓,你武功远超我等,你率三百人从左翼往叛军大营杀去,我跟士信带着其他人从右翼出动。”
“是,秦将军!”秦桓跟罗士信同时说道。
秦琼笑了笑,随即开始出击,秦桓拿着兵器抵达左翼,待秦琼那边发出战斗声响,这边直接出击,很快秦琼那边便打了起来,驻扎在左翼的叛军想要支援,秦桓提着虎头锏便向敌军冲去。
秦琼这边罗士信一拳一个叛军,很快战斗便结束,秦桓这边带领的隋军很快也结束战斗,与秦琼汇合,秦桓身上沾满了叛军的鲜血。
“放火!”
随着叛军大营四处起火,浓烟滚滚,张须陀看着远处浓烟,便下令开始反击,卢明月看大营方向浓烟滚滚,心知中计,下令撤军回防大本营,可张须陀岂会放任卢明月逃跑。
顿时间起义军乱作一团,跑的跑,死的死,很快卢明月在亲信的掩护下,率领百余人仓皇而逃,其余起义军皆死在张须陀手下,叛军大营的秦桓对着秦琼说道:“大哥,回去吧。”
很快秦琼率军回到张须陀驻地,张须陀看着秦琼大肆表扬,大肆夸奖,很快隋军大捷的消息便传回长安,杨广开心不已,下令封赏秦琼等人白银千两。
此次战役过后,大部分农民起义分崩离析。
秦琼带着秦桓,罗士信回到历城县,秦桓自知现在劝不动秦琼反隋,只得每日练武,时间匆匆而过,公元615年,大业十一年,杨广决定北巡,秦桓深知此次过后隋王朝便濒临崩溃,秦琼被征召随行,秦桓推脱,秦琼带着罗士信回到来护儿麾下,保护杨广安全,陪同北巡。
秦桓暂时安置好秦母后,独自踏上前往晋阳(太原)的路程。
一路上走走停停,总于十几日后抵达太原,第一件事便是来到唐国公府,对下人说了一句话后,很快李渊便亲自来到秦桓面前,对着秦桓说道:“李某,不知恩公到来,未曾远迎。”
“唐公,不必如此,秦某贸然前来,还是多有打扰。”秦桓对着李渊恭敬的说道。
“恩公,快快进屋再说。”李渊拉着秦桓说道。
(秦琼跟秦桓一起在杨广手下救下了李渊一家)
好书等你评,快来成为鉴赏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