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盛唐
- 最新章节 第一章 乱世出枭雄 2020-10-26 17:48
新人海量作品14天免费
Q1:《诡秘之主》第二部什么时候发布?
「爱潜水的乌贼」新书将于3月4日12:30发布,诡秘世界第二部《宿命之环》即将来袭!
Q2:在哪里可以看到爱潜水的乌贼的新书《宿命之环》的最新信息?
加入卷毛狒狒资讯站,乌贼新书情报大公开!「卷毛狒狒研究会」是起点官方打造的诡秘IP互动主题站,依托原著丰富的世界观设定,为用户打造序列升级+魔药合成的全新互动方式。入会成员将体验诡秘世界独特的成长体系。为鼓励用户在站内创作相关衍生内容,优质作品还将获得盲盒等实体奖励。作者乌贼大大也会在此与大家深度交流。阅读小说就可以获得随机掉落的神秘碎片!还有更多精彩玩法等待你的解锁~
Q3:《诡秘之主》首款官方限量版盲盒介绍?
超前情报!盲盒内10位塔罗会成员随机款大公开: 1、塔罗会的创始人“愚者”先生——克莱恩·莫雷蒂 “总有些事情,高于其他。” 黑发褐瞳、容貌普通、轮廓较深的青年。 他原本是名为周明瑞的现代人,却因一个转运仪式而意外成为霍伊大学历史系学生克莱恩。而后,他加入廷根市值夜者小队,成为“占卜家”,又为守护廷根而牺牲。死而复生后,他为复仇及寻求晋升,转换多个身份,并逐渐发觉世界的真相。 在了解到来自星空的威胁后,克莱恩选择成神,并为对抗天尊的意志陷入了沉眠…… 2、塔罗会最热情的“正义”小姐,奥黛丽·霍尔 “下午好,愚者先生~!” 金发碧眼的少女,是贝克兰德最耀眼的宝石。 她出身于鲁恩大贵族霍尔家族,身份高贵,备受宠爱。最初,她被意外拉入灰雾之上,成为了塔罗会创始成员。而后,她通过塔罗会成为了一名“观众”,并让自己的宠物犬苏茜也成为了超凡生物。她善良温暖,渴望帮助更多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在愚者沉睡后,她毅然离开了家族,为实现理想和唤醒愚者,迎接着新的挑战…… 3、塔罗会中大名鼎鼎的“倒吊人”先生——阿尔杰·威尔逊 ……
殿下!殿下!陛下在洛阳受叛军的威胁,自缢了!
正在中军大帐思考如何支援洛阳的魏王李继岌本来对传令兵的闯进有些不满,可在听完消息之后直接一个吭哧差点倒在地上。
跪拜在地上的传令兵是大气不敢喘一声,生怕自己多说一个字就被因左脚踏入营帐的理由杀掉。
李继岌扶好头盔,缓缓地回到了位上,“本王命你立即传招校尉以上的人前来与本王议事”。
是。
李继岌坐在椅子上,边歪着头左手边缓缓的敲着椅把,脑中现在掺杂着丧父的悲哀,也有丧父的喜悦,但也有对如何掌控这六万禁军的思考。
丧父悲哀是因为毕竟是亲爹,而丧父喜悦是因为李继岌虽然是李存勖嫡长子,却因为自小患病导致不能生育。
即使李存勖称帝了李继岌也仅仅被封为魏王罢了,继位几率近乎没有。现如今李存勖一死,而李继岌现在刚灭掉蜀国,又是六万禁军的名义掌控者。
军权名誉皆在手,又是嫡长子,此时不虎踞蜀地称帝那就是真的傻der了。
如今眼前大事,就是彻底收复这六万禁军,为他李继岌卖命,拥他为帝!
不过一会,所有将领都来到了中军大帐内,众将看着李继岌把他们叫来议事自己却在上面低头坐着感到很困惑。
在困惑之时,李继岌突然抬起头用通红的眼睛看着众将,缓缓说道:“洛阳发生了叛乱,父皇因为叛军势大就自缢了。”
下面众将顿时像炸开了锅一样,什么?!陛下驾崩了!那我们怎么办?我还有家眷在洛阳啊!
安静!李继岌站起来抽出佩刀对着案桌便是用力一砍,砍去一角。
“本王在此起誓,誓要为父皇报仇雪恨!但父皇也已经驾崩,你们又是父皇在世时的得力战将,本王知道你们忠于大唐,忠于李氏。本王也知道你们不乏有亲人在洛阳的,但是,本王起誓,誓为父皇报仇,誓死拯救诸将的家眷!”
“请各位辅佐本王,平定叛军以为父皇报仇吧!拜托了!”李继岌扔开刀缓缓拜了下去。
旁边的副指挥使任圜于副将李从袭连忙搀扶起李继岌。
下面诸将现在心里不管什么样但表面上也都不一而同地全部跪拜在地上,口呼:誓死为大唐效忠!誓死为殿下驱使!
李继岌又发表了一堆笼络人心的话后将众将都打发了出去,单独留下了副指挥使任圜。
李继岌双手拢着任圜的肩膀,“本王知道,现在六万禁军的实际统治权在你手上。但是本王信任你也许诺你,如果你辅佐本王铲除逆贼,登基为帝,朕保你任家与国同休。”
任圜听了之后眼睛睁大了死死盯着李继岌,看着李继岌诚恳的眼神任圜也终于定下决心跪拜了下去。
“臣叩见大唐正统太子,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
李继岌看着面前这幅景象,嘴角扬出一丝微笑。
“任爱卿,孤知道你忠君爱国,麾下的军队也是勇武之师。所以,孤想请你拔除掉军中不忠于孤的人,然后发兵洛阳,好和李嗣源形成对峙形势。”
任圜拱手回是,然后缓缓退出中军大帐。
只见李继岌轻轻的吹了一口哨子,此时账外的禁军也被调到了外面巡视,本来应该无人前来,可却是突然冒出一名全身遮掩的不披甲地人来到了李继岌面前。
李继岌看着此人,缓缓说道:“孤命你带领部下监视好任圜以及整个大军,一旦发现任圜有不臣之心或者军中有人想谋反投敌,就地斩杀!”
是。
李继岌在布置好一切后,走出大帐,朝洛阳方向望去,感受着身旁吹过的凉风。“父皇,儿臣一定会带领大唐再次走向兴盛的,您就安心吧。”
报!~
此时的洛阳大雪纷飞,为这乱世平添了几分色彩。
而洛阳百里之外已经可以见到李继岌的先锋军地身影了,原来李继岌在掌控禁军之后又得到一则消息,南方汉越两国宣布支持李嗣源,而楚国等国家则是依旧坐山观虎斗。
李继岌年轻气盛,直接命令大军开拔洛阳,势必拿下洛阳与李嗣源打一场大决战来决定谁是真正的北方霸主。
李嗣源这边在得知李继岌这边收复了大军之后并没有轻视李继岌年轻,而是加大了对李继岌军队去向的侦探,在得知李继岌率兵前往洛阳之后,李嗣源大手一挥,直接命高苑率十万精兵前往洛阳驻扎。
洛阳城的军队也已经换成了与异族血战的边军驻守,这一次禁军与边军之战可以说是聚集了天下所有的目光。
此战,李继岌胜,则大唐兴,李继岌败,则逃不过历史循环。
数月过去~
洛阳城外已经排满了李继岌军的营帐,洛阳城内高苑也是每日不敢懈怠,城防机警十分。
洛阳城内一座十分豪华的府邸此时正密谋着影响历史的大事。
李辰誉,原后唐洛阳城防军都指挥使长子,由于叛军谋乱,皇帝被杀,他老爹都指挥使也毅然决然的自杀了。
李辰誉毅然而然地继承了父亲的志愿,效忠大唐李氏,扶持大唐兴盛。
现在李辰誉在府内集结了原先洛阳城内忠于大唐的所有官员,准备联合城中旧部与城外的李继岌里应外合拿下洛阳城。根据李辰誉的计算,他们拿下洛阳城的几率为百分之百。
夜晚,乌鸦飞过洛阳城上空叫出了几声。
高苑本人在城楼上是分秒盯着城外的军队,生怕对面突然夜袭。
李继岌本人此时在军帐里也正在仆从的服侍下披戴好盔甲、帐外已经站好了两排全副武装的将军。
任圜和李从袭二人更是站在帐门口低着头等着李继岌出来。
不过一会,李继岌身披银色盔甲披着红色大披风不急不稳地走了出来。两边的将军也连忙跟在身后,任圜在身后双手端着李继岌的天子剑,李从袭则是牵着李继岌的战马在旁跟着。
只见李继岌走上了点兵台,下面赫然排列着数不清的禁军,禁军各个都神情激昂,眼色激动的看着李继岌,颇有一种只要李继岌下令就能死攻洛阳的样子。
城墙上的城防军也注意到了城外的事情,连忙禀告了高苑,高苑则是直接命令全城戒备,军队全部上城墙驻防。
李继岌看着下面勇武的大唐禁军,此时又是夜晚,凉风吹过大唐军旗呼呼作响。
只见刹那间城内一声巨响,李继岌这边也抽出佩剑直指洛阳:“杀!”
此时的洛阳城内已是混乱一片,原来是李辰誉率领一堆部下在城内各处埋下了火药,就等着今晚点燃形成大乱好让李继岌攻城。
高苑这边也想派出士兵去城内灭火救灾,可眼看城外李继岌攻城,也只好命令士兵死守城墙,自己的亲卫队则派到城内救灾灭火。
李继岌这边攻城车云梯都在疯狂的往前推进,李继岌本人更是身先士卒在前冲锋助威。
不一会,攻城车与云梯便抵达了城门与城墙面前,禁军开始撞击城门,其余的则是扶起云梯准备登上城墙。虽然敌人因为城内大乱而一时没反应过来导致禁军已经到了城墙下面,但这是他们也发挥出了边军的实力。
禁军这边的伤亡也比边军逐渐大了起来,李继岌在前面更是亲手指挥攻城车撞击城墙,双方厮杀十分壮烈。
城内李辰誉这时候也开始合拢起了大唐旧部形成军队在城内各个街巷阻杀高苑军队,高苑此时已经是两方夹击无力回天了。
砰的一声,城门被撞开了,李继岌砍死两名边军后直接带领禁军往里冲锋。城内的边军虽然士气也已经低落的不行了,但因为高苑在前线也一同作战加上没有退路的原因也爆发出了最后的勇猛。
巧合便是如此,李继岌与高苑成功的对上了,两人虽然过去从未见过面,但是第一眼见到便明白了对方是谁。
不待高苑反应,李继岌便以两名禁军为肉垫杀到了高苑脸前,高苑迅速提刀格挡,李继岌刀接着往下砍不停,但是脚也没闲住,只见一脚踢向高苑肚子,高苑被踢得往后退了两步,便拿刀又向李继岌冲来。
李继岌明白自己年轻没有多少经验,无法正面对抗在边境作战多年的高苑,于是李继岌直接一个倒下使高苑的刀没劈到,然后高苑顺势往下劈来,李继岌这时候也来不及拿刀挡住。
两方军队正在注视两人厮杀时突然就像暂停了一样,李继岌在哪等了一大会也不见高苑的刀劈下来,发现高苑胸前插着一把刀。
原来是任圜在旁一直寻找好杀死高苑的机会,正好高苑一心劈死李继岌无心顾及后面,任圜便从后捅死了高苑。
李继岌一把推开高苑,然后爬起来拿刀割下了高苑的脑袋,高举起来,朝着敌军大喊:“高苑已死,尔等速速束手就擒可保全性命!”
边军们见到高苑的脑袋被李继岌拿在手里,一下子全懵了,不过也有反应快的已经把刀一扔跪在了地上,也有几个企图反抗的但都被乱刀砍死了。
然后李继岌命令禁军入城切莫惊扰百姓,切莫烧杀抢砸,接着便命令任圜率领小部分禁军前往城中心剿灭敌人反抗残部。
高苑一死,整个洛阳城算是落入到了李继岌手里,城外的禁军也都开始整齐的入了洛阳,李继岌骑在大马上慢悠悠的在前面走着,两边街道楼上也有偷偷开窗看外面情况的,一看禁军耀武扬威地进了洛阳吓得连忙关上窗户。
任圜和李从袭两人这时候在收编投降的边军,这一次投降的较多,约有四万多人,可以说李继岌麾下的势力又扩大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