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伤痛一直都在,尽管已经过去多年,还是不堪回首,不愿提及。
如果不是绝望到了极点,梅姨不会再不堪地回到江南,那需要多大的勇气?或者是痛苦麻木到不在乎任何外界因素,只求活着了吧。
原以为云帆大学毕业苦日子就到头了,可是却跌进了更深的深渊。云帆不仅没有分配到工作,反而病重。这是压倒书恒的最后一根稻草。他完全的失控沉沦了。尽管后来云帆找到了工作,但是面对彻底颓废的书恒,梅姨终于还是不堪重负地逃离了他。
从BJ回到家乡创业的长风面对的是一个更加暴躁的父亲。一个人什么都可以选择,唯独没有选择父母的权利,而且不论他们是什么样的人都必须无条件的接受。长风只能像看着一个在叛逆期胡作非为的孩子一样的无奈与悲伤。
在奔跑了半生的时光后,长风突然就有被掏空的感觉,疲惫,悲伤,没有目标,失去激情,往前走的路上失去风景,失去力量,失去控制。当书恒再次歇斯底里,大嚷大叫着自己没有儿子,是孤老时,长风彻底崩溃。挥起手里的扫帚开始痛打他,把这些年的压抑愤恨一股脑的发泄出来,然后狂奔到深不可测的水里,只想了结自己卑微的生命。在沉下水底的瞬间脑里忽然闪现出思远忧郁的眼神。
幸运的是长风再次被人救上来,这是她因为父亲第二次付诸自杀。尽管从童年开始她无数次的怀疑自己生命的价值,无数次的想自杀,但终究被本能的旺盛的生命力而阻止,毕竟抛开父母的因素,她拥有深爱的妹妹,相濡以沫的伴侣和善解人意而优秀的儿子,还有那么些肝胆相照的朋友。然而这些却不能弥补她内心越来越枯竭的空洞,她自认为自己已完成使命,剩下的将是像父亲那样残缺腐朽的老年,对父亲的绝望更加深了她对人生的厌倦,终于选择了那一跳。
重生并没有让她感到喜悦与珍惜,她只是对儿子和陪在身边寸步不离的爱人充满歉疚。儿子从懂事开始就觉查到她的灰暗情绪,每次在父亲大闹后都会自动放弃出去玩耍,守在沉默流泪的长风身边,用温暖的小手抚摸她的脸,帮她擦怎么也擦不完的泪。她真不知道自己的灰暗心理对思远幼小的心灵带去了多少的创伤?他的人生路上将会遇到的难题是否都是因为她的负面影响?如此报应循环,悲剧轮回?
而对二憨她更有说不出的负疚,尽管在人生路上他们是亲密的战友,携手度过二十多个春秋,为她承担了本不应承担的诸多责任与义务,但她并没有从心底里去爱过他,她像对兄长一样的尊敬他,像对孩子一样的照顾他,像战友一样的与他并肩作战,但却没有产生过爱他的情怀,在心底里她是冷漠自私的,随时准备退出生活的席位,并自作聪明的为他寻找备胎,以便她死后会有人照顾他,和他一起生活。她认为她是最不重要的,她的儿子已经走上工作岗位,可以独立生存了,失去她只会是少了一个累赘,而她的空洞她我已经不具备和二憨一起度过余生的能力,也只会给他带来负担。父亲的晚年因为有妹妹和养老金足够应付,她从小被他忽视,谩骂,羞辱已经受够了。而且她还有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反击,她要用她的离去让他明白他对母亲,对她和妹妹以致整个家庭的致命伤害,让他真正实现孤老的愿望,让他在负疚中去反省他对她们的致命伤害。
长风沉浸在悲观情绪里夜夜做恶梦,常常半夜会哭醒,为痛打父亲感到大逆不道,为自杀却又苟活感到羞耻,对自己的人格缺陷充满困扰,没有了活下去的动力,找不到自己。更加的离群索居,封闭自己。
大部分的空闲时光都与音乐为伴,在网上找寻心灵鸡汤,开始搜索有关心理方面的各种书籍,寻找自己,寻找根源。终于看到《与内心的小孩对话》,这本书帮她释疑解难找到问题的根源。原来她的父亲是患有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人,这样的父母在美国就有600万人,而在中国更是不计其数,是让众多家庭解体的罪魁祸首,而更多的受害子女深陷其中深受其害,却不知所终。
长风开始盲人摸象般的看书做笔记,寻找让自己和父亲痛苦的根源。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父母很可能:
1,因为过分关注如何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忽略了你的需求-----甚至完全无视你的需求。(我的父亲的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母亲患病在床的时候他就拿还在念初二的我给他换亲,让我嫁给一个说话都口齿不清的男孩,条件是他就可以娶这个男人寡居的母亲。安排这个男孩在我家生活并将这件事毫无保留的告诉母亲。在我和妹妹的抗争下他的计划泡汤,从此鸡犬不宁,总是由此给我们戴上不孝的大旗。)
2,期望你无条件地爱他,而不是相反。(哪怕就是现在,他的社交生活永远比你的工作重要,他的朋友来了你就要无条件的推掉所有事情回家做饭,并且不能在你家,因为是他的客人。)
3,在感情上无视你,或者完全控制你,使你产生无望、羞耻、和愤怒的感觉。(在经济窘迫的时候,他怂恿我离婚去卖淫已供他酗酒,吃喝玩乐。)
4,让你觉得他爱的是你所能达到的某个目的,而不是你这个人。(他对妹妹的恋爱横加干涉,只因为男孩不是本地人,硬生生的拆散,怕他们远走高飞失去妹妹对他的供养。)
5,情绪波动不定,忽而充满爱意,忽而言行残暴。(在小时候确实感受过他的宠爱,比如背着我去很远的地方看电影,带我去动物园,但后来就很少看到他的笑脸,骂起人来堪比泼妇,暴跳如雷的时候扬言要杀掉我们母子。)
6,在生日、节假日、葬礼、婚礼这种场合通常会表现出各种强烈的情绪。(越是人多的地方越有表演欲,丝毫不顾及任何人的感受,任何场合都会随意的摔东西,家具上都留有他摔打的痕迹。)
长风似乎明白所有的这些只是一场病,而且是不能治愈的隐形的精神疾病,其实观察身边,有那么多深受其害的子女在遭受着和她一样的痛苦,却在怀疑自己,无休止的剖析自己,在原地转着圈,甚至把这负面情绪转嫁到更弱小的下一代身上,多么愚不可及。她多么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这本书,能因此解救自己,并且悲悯那些让她们失去童年的父母。
可喜的是在文章的结尾,作者总结苦难童年的精神优势:童年时受过伤害的成年人通常都会表现出独特的力量,他们具有深刻的内在智慧、非凡的创造力和洞察力。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在伤口之下——隐藏着一个深沉的灵魂,他知道什么是美好的、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真实的。由于童年的经历是那么黑暗痛苦,因此他们将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寻找仅仅存在于他们内心深处的真善美上。
你会比你认为的更加坚强,因为仅仅是经历你日常经历的那种生活也需要很大的勇气、决心和力量。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