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天下1639在线阅读

明末天下1639

历史 / 两宋元明

103.44万字|完本

更新时间 2023-08-20 21:09

书籍摘要: 崇祯十二年,即1639年,张守言打开了通往大明苏州的时空虫洞。苏州城里,有秀丽痴情的董小宛、也有艳冠一时的陈圆圆,可除了美人,张守言还惦记上了这个时代最尊贵的那个东西。流贼与后金、大漠与西域,遍观全球,德川家忠刚刚完成了锁国大业、俄罗斯进入了历史上最强盛的罗曼诺夫王朝、强横的乌立联合王国的哥萨克们正在酝酿起义、奥斯曼即将没落、让神圣罗马衰落的三十年战争进入了尾声、英伦的克伦威尔正打算把他的君主送上断头台。一个远超蒙古帝国的新帝国正在东方冉冉升起。

Q1:《诡秘之主》第二部什么时候发布?

「爱潜水的乌贼」新书将于3月4日12:30发布,诡秘世界第二部《宿命之环》即将来袭!

Q2:在哪里可以看到爱潜水的乌贼的新书《宿命之环》的最新信息?

加入卷毛狒狒资讯站,乌贼新书情报大公开!「卷毛狒狒研究会」是起点官方打造的诡秘IP互动主题站,依托原著丰富的世界观设定,为用户打造序列升级+魔药合成的全新互动方式。入会成员将体验诡秘世界独特的成长体系。为鼓励用户在站内创作相关衍生内容,优质作品还将获得盲盒等实体奖励。作者乌贼大大也会在此与大家深度交流。阅读小说就可以获得随机掉落的神秘碎片!还有更多精彩玩法等待你的解锁~

Q3:《诡秘之主》首款官方限量版盲盒介绍?

超前情报!盲盒内10位塔罗会成员随机款大公开:
1、塔罗会的创始人“愚者”先生——克莱恩·莫雷蒂 “总有些事情,高于其他。” 黑发褐瞳、容貌普通、轮廓较深的青年。 他原本是名为周明瑞的现代人,却因一个转运仪式而意外成为霍伊大学历史系学生克莱恩。而后,他加入廷根市值夜者小队,成为“占卜家”,又为守护廷根而牺牲。死而复生后,他为复仇及寻求晋升,转换多个身份,并逐渐发觉世界的真相。 在了解到来自星空的威胁后,克莱恩选择成神,并为对抗天尊的意志陷入了沉眠……
2、塔罗会最热情的“正义”小姐,奥黛丽·霍尔 “下午好,愚者先生~!” 金发碧眼的少女,是贝克兰德最耀眼的宝石。 她出身于鲁恩大贵族霍尔家族,身份高贵,备受宠爱。最初,她被意外拉入灰雾之上,成为了塔罗会创始成员。而后,她通过塔罗会成为了一名“观众”,并让自己的宠物犬苏茜也成为了超凡生物。她善良温暖,渴望帮助更多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在愚者沉睡后,她毅然离开了家族,为实现理想和唤醒愚者,迎接着新的挑战……
3、塔罗会中大名鼎鼎的“倒吊人”先生——阿尔杰·威尔逊
……

章节试读
第一章 借名还俗

  临近端午的天气,水乡的空气里已经有了一丝燥热。

  满眼田田绿色,树木以最自然的姿态在田间路边肆意生长,水腥味里夹杂着牛粪和稻草的气息,这才是17世纪江南农家乡里最真实的写照。

  小心翼翼的避开一坨牛粪,张予诚有些茫然的看向前方的两条岔路,却不知自己该走哪一条路。

  他对自己要去的柳桥村毫无印象,宏圆老和尚圆寂之前也只是随口指点了一下路径。

  能走到这里还没有偏离大的方向,对于一个来自三百八十三年之后的人来说,已经分属难得。

  “吴江县震泽镇东南十二里柳桥村,”张予诚默念了一遍老和尚给的地址,大大的叹了口气,古人指路都是这样,完全不顾及乡间四通八达的各种小路。

  张予诚这满嘴普通话的京城口音,与好几个热心指路的农夫的吴音根本就是鸡同鸭讲。

  到了这个路口,他确定自己又迷路了。

  坐在一块路边青石上歇歇腿,张予诚摘下自己的斗笠,露出满头寸发。

  他此刻是一副行旅僧的打扮,怀里还有一份货真价实的度牒,倒也不怕遇上多事的人或者官差上前盘查。

  “不过说起来,明清两代的官差无事不下乡,想要在这里遇到官差的可能性还真的不大。就是不知能不能遇到一两个听得懂北方话的人,好给我指一指路。”

  拿着斗笠扇着风,张予诚四下探看。

  远方田里有几个农夫正在出没,但是这些人基本听不懂他的北方话,上前去问了也的白搭。

  手中斗笠一停,张予诚看到田埂上走来一個员外打扮的中年人,身后跟着几个仆人。

  这位员外心情似乎不错,指着农田一阵说道,身后的几个仆人点头哈腰的笑着应下。

  那员外看了一会庄稼,又抬头看一看太阳。

  身后的随从会意,立即扶着自家老爷往路边树荫下来。

  那员外一抬头,正好看见了在树荫下休息的张予诚。

  “我道今日为何兆头好,缘来是来了一位西方灵山客,”那员外放开随从搀扶的手,笑问道,“敢问大师从何处宝刹而来?”

  这位员外的吴语比之农夫们的辨识度要高一些,可惜张予诚也只是听懂了一半。

  “小僧自元宝山半山寺而来,因家师是京师人,故而于本地乡音不熟,还请檀越见谅。”

  “哦?和尚居然是京师口音!”员外讶然之余,也换上不太熟练的京师口音,“半山寺我倒也听说过,不知宏圆法师可还好?”

  张予诚露出一丝并不作假的哀色,双手合十:“八日之前,家师已经于寺中圆寂了。”

  员外急忙念了一声佛:“和尚节哀!”

  两人闲聊了几句,互通了名号。

  张予诚得知员外姓高,正是本地的地主,还有举人功名在身。

  这高举人也甚好客,见张予诚虽然是一身僧侣打扮,可谈吐之间自有一股与尘世格格不入之意,不似那等被铜臭迷了心窍的庸俗僧人。

  忙叫身后的仆人把蒲席铺在田边树下,又请张予诚坐了,唤过身边小婢取了茶具煮起茶来。

  “如此说来,和尚如今是要回乡还俗去?”高举人叹了一声,“你要还俗,我等俗人却日日想着有朝一日往山里避一避,免了这三千烦恼丝才好。”

  “说来惭愧,半山寺虽小,却也是修行的好去处,家师又只得我这一个弟子,吾之本意是要继承了衣钵继续侍奉我佛的,”张予诚“无奈”摇了摇头,“奈何家师圆寂前五日,家中寄来书信。说是叔父病重,堂弟又在前年病故,如今祖宗眼见得要失了香火,正准备奉师命下山还俗。可就在下山前一夜,恩师却笑着圆寂往西方去了。”

  “莫要悲哀,想来一切都是定数!”高举人劝了张予诚一句,又将一杯茶递到张予诚面前,露出了一丝笑容,“和尚此来还俗,可是还没去过县里见过僧官?”

  张予诚闻歌而知雅意,也笑了一笑:“半山寺本就是子孙庙,莫非员外家里有愿意忘尘奉佛之人?”

  “妙!”高举人鼓掌大笑,为张予诚的知情识趣感到高兴,“某家中正有一庶子,为侍妾所出,从小体弱,高人曾言非佛门不能养也!”

  “如此看来,今日相逢员外,倒是一桩因果了结,”张予诚也不和高举人谈子孙庙的价钱,“僧官那里却要员外自己去处置一二。”

  “如此多谢了!”

  随手处置了老和尚留下的遗产,又得了高举人指点路径,张予诚总算在日头偏西之前来到了柳桥村的村口。

  人言近乡情怯,张予诚此刻也有些许怯意。

  只是因为他本就是一个冒牌货。

  那个被宏圆老和尚五岁时带走的张家小儿,其实在十三岁时已经去世。

  只是为了照顾张母的病情,老和尚才一直没有向张家报讯。

  不几年,张氏夫妇先后亡故,家产尽被二房叔父谋取,老和尚又存心恶心这个张家二叔,便只说自己徒弟还活着。

  张予诚第一次打开时空通道,正好落在了老和尚的后院。

  好在宏圆老和尚为人豁达,倒也不怕他这个几百年后之人,很快与张予诚做了忘年交。

  相交半年之后,宏圆老和尚即将圆寂,便将心中存留的一件事托付给了张予诚。

  请他扮作去世的徒弟去给张家二叔送个终,并安置一下余下的张氏亲眷。

  至于张予诚要不要继续用这个身份,但随张予诚自己的心意。

  所以张予诚如今的名字叫做张守言,老和尚临终前还赠他表字“信之”。

  就是他度牒上的僧号则有些膈应人,名叫“法海”.......。

  张予诚,不,张信之正在村口踌躇不定。

  村里已经急匆匆的走来了两个妇人,只看了一眼张守言的寸头,当即大哭起来。

  “大郎如何还不进村,你二叔眼见的已经气少了!”

  这两位是村里的邻居,受了张家姑娘的请托出来寻人,正好撞见了在村口踌躇的张守言。

  两人扯着张守言就往村里去,一边还大喊:“可好了,张家大房的哥儿已经回来了!”

  张家位于村子西头,是不大的一家农舍。

  张守言刚刚被两位妇人拉进院子,就有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哭着扑了上来。

  “大兄,你可回来了!”

  张守言想起老和尚的叮嘱,又看她年纪,便判断这个女孩应是自己的小妹杏儿。

  “可是杏儿?”

  旁边的妇人抹泪:“到底是亲兄妹,十年不见竟一眼就认出来了!”

  张守言看了四周,觉得这个环境与老和尚说的有很大出入,便开口问道:“这里应不是老屋吧?”

  杏儿咬咬牙,低声道:“阿兄莫要问,堂兄从四年前就好赌成性,把两房的家财都输了个精光,他自己前年倒是一病而去,只苦了家里这些人。”

  “不好!恭叔不行了,言哥儿快进来!”

  张守言急忙拉着杏儿进了里间,看到床上躺着一个骨瘦如柴的中年汉子,两眼浑浊气若游丝。

  床边还跪着一个少女,大约十一二岁,正哭得死去活来。

  想必这就是二叔膝下的小女儿梅儿,自己的堂妹。

  一名大夫模样的人扶起了张恭之,指了指张守言。

  “恭德,是你侄儿赶回来了!”

  张恭德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对着张守言笑了一下,然后闭上眼睛,去了!

  “爹爹!”梅儿大叫一声,晕了过去。

  杏儿急忙上前扶起梅儿,眼泪婆娑的看向张守言,等着他拿主意。

  张守言可哭不出来,索性双手合十大叫了一声佛号,又低头对着几位来帮忙的邻居恳请。

  “我一时心乱如麻,还请各位高邻助我!”

  他会的本地话不多,只能捡简单的说,其余的事只能尽量少开口。

  “应当的!”

  众人本就是为此而来,利落的找出白布香烛布置了起来。

  公元1639年,大明崇祯十二年四月二十三日。

  苏州府吴江县柳桥村村民张恭德去世,只留下了刚刚还俗的十九岁侄儿带着两个妹妹过活。

  不但家徒四壁,还有欠款若干。

  但世人却不知道,这个十九岁青年的心中却在自不量力的谋划着整个天下。

  (前十八章是在男主苏州积累资金和做官资格的过程,女人戏有一点,从第十九章开始介入流贼事务,打造班底)

书友还看过

两宋元明小说推荐

灭奴在线阅读
建奴,退出边墙,否则灭尔族类! 贼首、士绅,雨露之恩你们不屑,那就尝尝雷霆之威吧! 在座的听好了,祖宗流干鲜血才恢复的华夏衣冠,崖山之难绝不允许再现! 大明再烂!也只能由我来灭!
鹅货
日更千字
两宋元明
我!大明皇孙,家祖朱元璋!在线阅读
穿越大明,成为皇孙朱允熥。 此时朱标重病昏迷,朱元璋要为朱允炆继位做准备,发动蓝玉案!? 这怎么行,我才是大明正统嫡子啊! “放着别动!” “允炆啊,这皇位你把持不住,让我来!” 朱允熥大义凛然的说着。 …… 多年后。 朱允熥看着大明打下的南美洲方向,拉着旁边的朱允炆亲切道:“允炆啊,别说咱不关照你,这南美洲就派你去吧。” 朱允炆:“呜呜呜!我不要当猴子!” 本书又名《我!大明正统继承人!》 《大明:我和我的冤种爷爷!》
十字猫言
日更千字
两宋元明
史上最稳太子爷在线阅读
我爹是开局一个碗,结尾打下全天下的洪武大帝朱元璋,我娘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贤后马皇后,我老丈人是可将十万兵的开平王常遇春,我老师是可比萧何的开国第一文臣李善长。 我还有个二弟,要吃尽天下美食,搜罗天下美人。有个三弟,要汇通天下货币,广纳天下奇珍异货于中华,掌天下之财脉。有个四弟,能征惯战,于大漠追亡逐北,扫穴犁庭,更放言天下敢有不臣者,皆当诛之。还有一个五弟,悬壶济世,治病救人,平生更有志向:考古证今,辨疑订误,广采博收群书,为天下万民编纂一本医学巨著…… 而我,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乃史上最稳太子爷。
青灯说书人
日更千字
两宋元明
明末风暴在线阅读
崇祯五年。  俞国振拔出了刀:凡阻碍华夏前进者,皆杀无赦!
圣者晨雷
日更千字
两宋元明
寒门首辅在线阅读
(本书荣获2016年星创奖之历史入围奖! ) 弘治五年,徐溥春风得意当了一朝首辅,李东阳初出茅庐做了会试考官。刘健熬成了文渊阁大学士,谢迁尚未入阁成就贤相美名。杨廷和奉旨参修《宪宗实录》,刘大夏一把火烧了《郑和海图》。王阳明抱着书本埋头苦读准备着即将到来的乡试,弘治皇帝与张皇后悠然自得的闲逗着绕膝玩耍的萌娃正德。 在这个大师云集,名臣辈出的美好时代,春风迷醉的余姚城里出身贫寒的穿越少年谢慎登高远望,心中已经埋下了梦想。 谁言寒门再难出贵子,我便要入一入内阁,做一做首辅,提两壶美酒,拥一方佳人。 世人有云:谢阁老一只秃笔安社稷,一张薄纸定乾坤。无人不知谢文正,无人不晓谢余姚。
一袖乾坤
日更千字
两宋元明
穿越明朝成天启在线阅读
关外皇太极磨刀霍霍,草原上林丹汗虎视眈眈;关内天灾不断,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朝中大臣党同伐异,无心政事。一个来自后世二十一世纪的灵魂,意外穿越数百年与朱由校融合。
乾乾静听
日更千字
两宋元明
大明:开局自爆穿越,建立聊天群在线阅读
程序员易风穿了,莫名其妙穿到大明洪武初年,老朱还年轻力壮的时候。 关键金手指有点坑啊,非得让建个什么家族群。 “叮,群消息提示,明太祖朱元璋加入聊天群。” “叮,群消息提示,懿文太子朱标加入聊天群。” “叮,群消息提示,明英宗朱祁镇加入聊天群。” “叮,群消息提示,崇祯帝朱由检加入聊天群。” “……”
夏日龙炎
日更千字
两宋元明
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在线阅读
(已经百万字,大家可以放心开宰了!) 穿越北宋,成为徽宗皇帝本该早夭的嫡次子。 赵柽表示压力很大。 北有辽金,西有夏蕃,南有大理,东有高丽,鞑靼更是蠢蠢欲动。 朝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汹汹当朝,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 赵柽处心积虑,党同伐异,只为应对即将到来的靖康大变。 可忽然有一天,一个姓洪的老掉牙前太尉来找他,说几十年前,曾在龙虎山放走过一窖妖魔! 赵柽震惊之下,顿时黑人问号脸。 我呕心沥血十六年,你居然告诉我这里是水浒?不对,除了水浒怎么还有些别的?! 本书剧场版又名《靖康儿女英雄传》
紫色之水
日更千字
两宋元明
大明优秀青年在线阅读
300万字万均完本(回到明朝当暴君),人品保证 本书又名《大明咸鱼》、《大明第一喷子》:人形S686面前,众生平等! PS:本书有声版已经登陆喜马拉雅,欢迎试听订阅! 普通书友群:791584487,入V群找狗管理拉人。
天煌贵胄
日更千字
两宋元明
当前位置: 历史 两宋元明 明末天下1639在线阅读
新人免费读 下载起点读书APP
访问网站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