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一)潦倒
公元373年,东晋宁康元年
京口
今年的雨季来的比以往都要早一些,春雷阵阵,雨水向地面倾泻而来,一滴一滴落向院中干活的少年。
少年名叫刘裕,小名唤作寄奴。听家里长辈说,他家与汉高有血亲,乃是大汉高皇帝刘邦幼弟楚王刘交后裔。可是,对于他而言,当前最要紧的事情不是和高皇帝攀亲戚,而是赚钱去谋求下一餐的温饱。
虽是家道中落,刘裕一家也不至潦倒若此,原因是这样的,刘裕出生后不久,母亲便患病离世,父亲几次三番想要掐死这个不详的孩子,在亲戚朋友的再三阻止下,才勉强保全,并给他取名叫刘裕,这个裕字不是丰裕的裕,而是通多余的余。
刘裕从小被养在亲戚家中,得来寄奴这个便宜名字,寄奴寄奴,寄养的奴仆。刘裕稍大一些,就要开始自己谋生了,砍柴,种地,打鱼,卖鞋……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但也就是在这种贫寒的生活环境下,渐渐养成了他独特的性格,这种性格可以说它灵活果敢,刚毅执着,当然,还有一个更加通俗的叫法,那就是...不要脸。
由于母亲的早逝,父亲的冷眼,刘裕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他的前半生每天的生活就是为生计奔波,没钱的时候就喝口凉水饿一顿,有钱的时候,就和村里的好友聚在一起,喝大酒。除此以外,他唯一的爱好,就是一种名为樗蒲的游戏。
和无数赌徒一样,刘裕经常在赌场里杀的昏天黑地。这天,他又把自己的饭钱输进去了,归途中他思索着如何觅食。走着走着,街道上原本三五交谈的路人安静下来,随后,他看到了一队人马,人群当中簇拥着一个略显贵态的人,盛装而过。
刘裕问了路旁的老人,来者为何人?老人告诉他,来人叫刁逵,累世显贵,传到他这一世,霸占山泽,与民争利,家中奴仆歌妓数千人。刘裕暗想,好生威风啊,不过...好像...谁家祖上没富裕过一样。饶是如此,刘裕也是尽其所能,接近刁家,并借到一些赌资,不过,他的行为也为他带来了一次的杀生之祸。
有了赌资的刘裕,又重返赌场开始豪赌。他一次一次的下注,面前堆积的钱财也越来越多,他算了算赌资,想到这些钱,除去还本金,在赔上利息,剩下的钱也足够他刘寄奴娶上一房媳妇了,他想在赢一把就收手,再攒一些老婆本儿,从此以后,金盆洗手,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安稳日子。
刘裕更加亢奋,不由得涨红了脸,他赌得血脉扩张,青筋暴起,两眼通红的他以为抓住了对方的破绽,他心想只要在赢一次,此生便可衣食无忧。
贪婪战胜了人性,欲望蒙住了神智,他一把将所有的赌本都推了上去,近乎癫狂地猜着大小,一声重过一声。骰盅揭开的一瞬,他笑了,笑的格外张狂,格外放肆,
止住了笑声,他看向桌上的骰子,不可思议的瞪大了眼珠,空气渐渐凝固,意识先于感觉上了头,输!一个大子儿也没有了。他歇斯底里抢过骰子,想看是否做了手脚,但赌场老板显然对于这场景司空见惯,一个眼神下去,四五个彪形大汉架起了刘裕,将他面前的钱抖落干净,就把他扔了出来,还丢个他一只骰子以证清白,这当然不是赌桌上的那个骰子,他想再冲入讨回公道,但四面涌来的打手却越来越多。
刘裕心如死灰的往家里走,走到一条窄巷,他看到了刁家来讨债的人,他下意识的往回跑,但出巷子的路也被堵死,他被五花大绑的带回了刁家。刁老爷算了算账,总共三万钱。可他哪里有那么多钱啊?
刁老爷明白刘裕的难处,于是,他让仆人将刘裕吊在树上,用鞭子沾上盐水,一下又一下地抽向了刘裕。不一会,刘裕便已是皮开肉绽。
见榨不出钱来,刁老爷端来一个火盆,要给刘裕暖和暖和,他把烙铁放入火盆,片刻间,烙铁便被烧红,他举着烙铁,在刘裕面前轻轻的吹了吹,铁块在刘裕面前亮起,刁老爷将烙铁按在刘裕的胸口,发出滋滋的声响,不一会,刘裕便被烫的昏厥过去。
又过了一段时间,被挂在树上的刘裕已是气若游丝,他耗尽最后的气力,用血淋淋的手攥紧了赌场丢出来的骰子。
但上天似乎刻意怜悯刘裕,出生琅玡王氏的王谧替他结清了赌资,将刘裕救活后,王谧又给了刘裕一处谋生之所,北府军。
“可是当年北抗苻坚大帝的北府军?”,刘裕慢慢扬起头,而后缓缓问道
……
(二)长安...长安...
投身军旅的刘裕不久后发现,这片沃土异常适合他,这些年,他东征西讨,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官自然也越做越大,也没有人记得,他是当年那个欠下赌债,被人吊打至半死的刘寄奴。
公元405年,东晋义熙元年
刘裕平定桓玄,在朝中平步青云。陶侃后裔陶渊明入仕刘裕。
公元413年,东晋义熙九年
刘裕指挥大军攻入巴蜀之地,此时,他大权独揽,朝中政令尽出其手。
公元416年,东晋义熙十二年
刘裕尽吞荆扬二州,一统南方,受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殊礼。
...
以上种种,足以让刘裕在史书里记上一笔,但同年发生的一件事情,让刘裕意识到,他流芳百世的机会,终于是等到了。
公元416年,长安传来消息,羌人皇帝姚兴病逝,刘裕敏锐地嗅到这是千载难逢的北伐良机,功成之后,刘寄奴,将会是青史北伐第一人!他开始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准备,当年九月,刘裕抵达彭城开始北伐。
远在平城的拓跋家族听闻刘裕北伐长安,突生唇齿相依,唇亡齿寒之感,急屯驻军民,沿黄河布防。刘裕的水军逆水而上,北魏的军队在岸上怒目而视,当有战船漂到北岸时,北魏士兵便强扭晋军上岸,旋即斩杀。还未到秦国边境,刘裕便收到了接二连三的战损,这让他头痛不已。
刘裕遣人抢渡黄河北岸,在距河水百余步处布下弧形的阵法,形似新月,而后,又将铁朔磨尖,射入拓跋军中。霎时,三万拓跋军被杀的人仰马翻,血肉模糊。
消息传回平城,拓跋氏的帝王震怒,当即表示,要和刘寄奴不死不休,于是下发增兵命令。此刻,一直沉默的崔浩缓缓开口说道,刘寄奴若是攻下长安,则寄奴之于晋安帝,无异于曹操之于汉献帝。双方笑了,一切尽在不言间,拓跋氏让出了西去的通道,刘裕也抵达潼关。
在一番慷慨激昂的战前动员后,部将王镇恶身先士卒,率军冲入姚丕军队,姚丕战败,后秦国主姚泓率兵来救,与姚丕败兵互相践踏,不战而溃,姚泓被打的仅以身免。不久,姚泓眼见无力回天,便只身走向晋营,向东晋投降。
北伐成功的消息传回健康,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自永嘉南渡后,北方大地一直由异族侵占,匈奴人,羯人,鲜卑人,羌人……一群又一群的蛮族蹂躏着这片土地。他们鱼肉生灵,他们横征暴敛,他们敲骨吸髓。
祖逖、桓温、谢安、谢玄
……
而刘裕,这个打鱼卖鞋为生的穷小伙,却成功做到了,羌人君王姚泓被绑缚刑场。
百姓们群情激愤,他们有的人指着姚泓,向身边的同伴解释着,这就是敌国的帝王,顺便感叹一声刘王真是功比卫霍;有的则兴奋的跳了起来,感叹自己见证了历史;还有的则往地上啐了一口吐沫,而后低声咒骂着异族皇帝下十八层地狱。
见时间差不多了,侩子手用布子塞住姚泓的嘴,喝了一大口酒,一口喷在了有些锈迹的刀上,双脚站定,举刀向天,丹田发力,两手握住刀把直劈而下。人群又沸腾了起来,漫天的欢呼声响彻天地。
一百零二年后,南逃汉人的后代,终于重返旧日王都。
而刘裕,也渐渐感到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三)骰子
公元421年,刘宋永初二年
健康
散朝后的刘裕,走向窗子,深深望向窗外,他沉默了很久,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他虽登大位,但他起自微寒,自是理解民生疾苦,他南征北战,自是明白杀伐过甚,可他又久掌朝政,更明白帝王身后事……
“一个王家,一个谢家,还有...旧主。”
刘裕小声嘀咕道。
“陛下,您要的物件寻到了”
正在刘裕沉思之时,侍者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路,他到也没有生气,只是回头对侍者说了一句
“知道了。”
他接过侍者寻来的物件,握在手中把玩了起来,那是一颗通体泛黄,还有些许血迹的骰子,当年被王谧救下后,他便将这带血的骰子保存了起来。他抬眼望了望屋子,屋子里面没有外人所想帝王的金碧辉煌,倒是有不少刘裕特意寻来的,他当年使用过的农具。
刘裕命人寻来一张桌子,摆在他面前,随后,他屏退众人,独自摇起了骰子,他知道,这是他人生最后一次下注了。他深吸一口气,骰子在他手中飞快地转起来,他闭上双眼,将骰子向上一抛,骰子冲到最高点后落向桌面,然后不停的转动。转啊转,转啊转,缓缓定住,刘裕也睁开了双眼,透过骰子,他似是已经知道了答案了。
刘裕派人来到晋室旧主司马德文府邸,司马德文暗骂刘裕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他还是声泪俱下的说到,当初退位,陛下保他此生无忧,而他书写退位诏书时,也无半分犹豫,只求保全性命。
司马德文见来人不为所动,又哭诉到,佛门子弟,若是自我了断,来世便不复人身。而对方显然没有那么好的耐心,一个眼色下去,左右将司马德文按在床上,又有一人,手持棉被上前,死死盖在司马德文头上,渐渐,司马德文停止了挣扎。
听到消息的刘裕并没有显得有多开心,因为他知道,晋室衰微,灭掉前朝皇帝,如同大海投石,翻不起多大浪,可是王家和谢家又怎么办呢?
他们一个从南渡以来稳定局势,与司马家共天下;一个又生生抗住苻坚大帝百万铁骑,解南方百姓于倒悬。百余年间,在全国各地的势力盘根错节,刘家可以代司马家,王家和谢家难道就不可以代刘家吗?
可是,刘寄奴,已经没有时间了,而他最大的儿子刘义符,才刚刚十七岁呐。
想着想着,刘裕的意识开始模糊,一头栽到了地上。
少顷,古钟传来嗡鸣声
公元422年,刘宋永初三年,宋武帝刘裕,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