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烧锅在线阅读

杨家烧锅

历史 / 历史传记

104.56万字|完本

更新时间 2023-08-08 14:22

书籍摘要: 故事叙述杨家经历了诸多磨难,通过不懈的努力,与官府、土匪、同行的斗智斗勇,在关东龙兴之地三姓城,创办自己的酿酒作坊——杨家烧锅。从清末到民国,杨家烧锅也由兴盛到衰落,最后成为历史的一粒尘埃。

Q1:《诡秘之主》第二部什么时候发布?

「爱潜水的乌贼」新书将于3月4日12:30发布,诡秘世界第二部《宿命之环》即将来袭!

Q2:在哪里可以看到爱潜水的乌贼的新书《宿命之环》的最新信息?

加入卷毛狒狒资讯站,乌贼新书情报大公开!「卷毛狒狒研究会」是起点官方打造的诡秘IP互动主题站,依托原著丰富的世界观设定,为用户打造序列升级+魔药合成的全新互动方式。入会成员将体验诡秘世界独特的成长体系。为鼓励用户在站内创作相关衍生内容,优质作品还将获得盲盒等实体奖励。作者乌贼大大也会在此与大家深度交流。阅读小说就可以获得随机掉落的神秘碎片!还有更多精彩玩法等待你的解锁~

Q3:《诡秘之主》首款官方限量版盲盒介绍?

超前情报!盲盒内10位塔罗会成员随机款大公开:
1、塔罗会的创始人“愚者”先生——克莱恩·莫雷蒂 “总有些事情,高于其他。” 黑发褐瞳、容貌普通、轮廓较深的青年。 他原本是名为周明瑞的现代人,却因一个转运仪式而意外成为霍伊大学历史系学生克莱恩。而后,他加入廷根市值夜者小队,成为“占卜家”,又为守护廷根而牺牲。死而复生后,他为复仇及寻求晋升,转换多个身份,并逐渐发觉世界的真相。 在了解到来自星空的威胁后,克莱恩选择成神,并为对抗天尊的意志陷入了沉眠……
2、塔罗会最热情的“正义”小姐,奥黛丽·霍尔 “下午好,愚者先生~!” 金发碧眼的少女,是贝克兰德最耀眼的宝石。 她出身于鲁恩大贵族霍尔家族,身份高贵,备受宠爱。最初,她被意外拉入灰雾之上,成为了塔罗会创始成员。而后,她通过塔罗会成为了一名“观众”,并让自己的宠物犬苏茜也成为了超凡生物。她善良温暖,渴望帮助更多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在愚者沉睡后,她毅然离开了家族,为实现理想和唤醒愚者,迎接着新的挑战……
3、塔罗会中大名鼎鼎的“倒吊人”先生——阿尔杰·威尔逊
……

章节试读
杨家烧锅一

  一

  光绪二十三年,丁酉鸡年正月初五清晨。也不知道谁家的孩子,醒得这么早。天刚蒙蒙亮就起来淘气,乒乓的放着炮仗,时不时的还来上几个“二踢脚”双响子、麻雷子,在寂静的小村落里显的格外响亮,把熟睡的人们过早地吵醒了。同时,惹得不安分的大黄狗,也跟着叫上几声,落后报晨的公鸡躲在鸡架里,也赶紧抻长脖子喔喔啼叫起来,声音沉闷而细长,像有人捏着它脖子一样。按着每天这个时辰,天已经亮了,今天有点假阴天,天空阴沉沉的,但此时小清雪已经停了。

  赵二爷早就起来了,已经给大青骡子和毛驴添完一和①草,正拿着一把扫帚,哗啦、哗啦地扫着院子。昨天晚上飘了点雪花,加上家里两个半大孩子放鞭炮、烟花,弄得地上到处是碎屑。二爷一边扫一边嘟嘟囔囔骂,一会儿是天没完没了地啦啦雪,一会儿是小鸡满院子拉屎,不然就是家里其他人懒,不起床啦。反正他是有个习惯,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是自己干点啥,就会自言自语的骂人,唠唠叨叨、没完没了地抱怨。【注释】①一和:方言;一遍,读huo四声。

  赵家院子坐落在村子的正街旁,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四合院,对着大街是一溜三间青砖面的草房,院子的左右各有几间厢房,北侧是正房大三间。赵家在当地不算大户,但也算过得去,自己种了三垧八亩地。除了种些口粮和自家吃的蔬菜,能够保证一家四口的温饱。还能多种一些高粱和苞米,年头好的时候,粮囤中也有些许余粮。自己又有烧酒的手艺,于是,开了一间小酒坊,东北的酒坊,又叫烧锅。烧锅的名称多以加一姓氏,如:赵家烧锅、李家烧锅。一年四季隔三差五地烧上一锅,就近卖给三村五里的乡亲,与水师大营的清兵。除去上交各种皇粮国税、徭役费、人头捐,各项人情往份,每年也能攒些散碎银两。关外的日子,总是比关里家的日子好过,这里黑黝黝的土地肥沃,随便撒去一把种子,就能长出一片庄稼来。赵家原来是山东菏泽人,在城里开一间烧酒的作坊,早年间生意还可以,年吃年用还能够有一些积蓄。可赶上连续两年的大旱,庄稼颗粒无收,人们吃的粮食都没有,哪还有余粮烧酒。连地瓜干都买不到,赵家也只能关了作坊坐吃山空。平时觉得自己攒下的那些财富挺殷实,可到了灾荒年与粮食一比较,简直没什么用。原来几十个铜板的一斗米,现在都涨到好几千。幸好自己是烧酒的,原来在仓里有点存粮,扫扫粮仓底也弄出几口袋来。就这样,全家人省吃俭用,每天每人两碗稀的,加之人口少,勉勉强强对付着没被饿死。

  这人啊,为了生存总会想出各种办法。各地的饥民,开始不顾朝廷的禁令,大批的灾民开始“闯关东”。赵二爷两口子一商量,自家存粮也吃不了几天,如果再熬下去,怕一家人也要开始挨饿了。总不能这样坐以待毙啊,咱们也闯关东吧,毕竟那也是一条活路。于是,全家收拾好自家的东西,背包罗伞地领着孩子,跟随闯关东的队伍,来到了关外,辗转来到吉林。

  吉林又叫吉林乌拉,也称船厂、江城的。这里的气候相对关东大部地区来说,不算十分寒冷,让关里人还能接受。更重要的一点是,方便赵家做点小生意,离水师大营近一些,免受土匪胡子的骚扰,最起码比较安宁一点。赵二爷倾尽所有积蓄,在大营附近的鲁民店屯,买了三垧八亩地,在屯中安顿下来。没过二年,赵二爷又支起烧锅重操旧业。附近几个屯子独此一家,加上大营的兵丁,烧酒也不愁卖。况且赵家的酒与关外的酒是有区别的,独特的口感与味道,喝过的人都大加赞赏。所以,一家人的生活也算安稳。

  “吱呀”一声,门轴与皮环摩擦声,响了一下,看来,门轴已经许久没有上油了。赵二爷的老婆赵戚氏端个泥盆,迈动两只小脚走了出来,盆里装着半盆绿豆芽,淘洗完准备将水倒给驴骡饮用。听见赵二爷在发牢骚,用标准的山东鲁西方言小声地制止:“妮儿他爹,你轻声点,一大早上就怨天怨地。大过年的,谁也没有惹你生气,你这是嚷嚷啥?别吵醒孩子们。”

  赵二爷听见老伴接茬儿,就更来劲了,不过声音可没有拔高。气哼哼的说:“嚷怎么了?俺是在俺自己家,谁管得着?你看看把院子造害的,埋里咕汰地也没有人收拾。别人收个徒弟,当工夫匠子使唤,俺收个徒弟,得当小爷供着。不收拾也就算了,还和小妮儿一起造害。昨天晚上,也不知道给牲口添草没有,早上起来俺见槽子里,连个草棍都没有。他妈的,多扫院子少赶集,三年攒头大叫驴。好吃懒做,还像过日子人家吗?哼哼!”他嘴里唠叨着,手上也没有停,继续哗啦、哗啦地扫。

  赵二爷是屯里的屯邻这样称呼他,也有叫他二掌柜的,他爷爷给他起了一个大号,叫赵秀举。山东多大儒,他爷爷读过几年书,但去考功名也没有考过。他爷爷希望孙子将来能有个出息,考个秀才举人什么的,好光宗耀祖。于是,便给他起名叫赵秀举。可他天生不是读书那块料,对文章、诗词、古籍一点不感兴趣,书也没读成。读完几年私塾就不念了,鼓捣地反而学会一门酿酒手艺,并自己创新,添加了自己琢磨的一些东西,使得酒的味道很独特。这个赵二爷,也算是一个尊称,他的年纪勉强够也才六十岁。但多年经商的他老成持重,与人相处很有章法,为人处事、迎来送往的都十分得体,性格敦厚老实。在外从不与人争执,对谁都堆出一团笑脸,更不用说骂人吵架了,即使有人骂他两句踢一脚,他都不会反唇相讥。但回到家中,就大不相同了。生怕有人夺去他的家长位子,天天摆出一家之主的样子,弄出个姿态,丢个脸子。所以,会经常弄出个小事端,嚷上几句。唯一的缺点,他喜欢说一些玄话,说起啥事儿来爱夸大其词,能把耗子说成狗,能把家雀儿说成鹰。

  赵戚氏对这种事情见怪不怪了,也不生气。一边倒掉手中的水,一边说:“你啊你,有福不会享。一大早你多在被窝躺一会儿不行吗?大过年的,也不兑酒又不种地的,一天吃两顿饭,你起那么早干什么?俺可告诉你,今天是破五,接五路财神进家门,你扫的东西可不能往外扫,都给俺往里扫。”说完,扭动小脚晃着屁股麻利地进屋,去和面包饺子。在北方过个新年,可不仅仅是除夕夜和春节初一,不出正月、不过完二月二,这个年就没有过完。

  赵二爷一听老伴说起五路财神,立马收起扫帚,停止了划拉。心想,我的天神啊,咋把五路财神的事给忘了呢?财可不能往外扫啊,得往里接啊!心里一直默念,财神爷爷、财神奶奶啊,快来我家吧,俺给你们烧香上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心里一边念着佛,一边琢磨着还应该干点什么呢?做惯活计的人一刻也闲不住,总要找点事干。一眼瞧见粪箕子,赵二爷心中一乐,嘿嘿,不能往外扫,我还不能往回捡吗?我拾粪去,早上这一功夫,捡拾到三、两筐,也能多打一筐粮啊!随手又找了个镐头,背上筐出门了。在村路上,一路寻找起人畜粪便来,路旁、沟帮、草垛根下,也不管是人、马、牛、猪、狗的,见到就收到筐里。拾粪的人啊,最喜欢捡拾猪的粪便,最不喜欢是牛马粪,牛马的粪便含草多,肥力较低。但进腊月以后猪粪少了,因为各家各户的猪都已经杀了。所以,现在牛马粪也成为捡拾的重点,村里路面拾得差不多了,就顺着通往城里的官道,一路捡拾一路走过去。拾满一筐,正好离自家的地也不远,直接送进地里,然后再上官道继续寻找。

  他一走,就走了三里多地。在官道旁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兵营,是大清国吉林水师训练大营,住有兵丁两千来人。平时,这些军士也不是常来村里,村民和他们也没有过交往。因为离城里近,兵营的人都去城里采买东西,吃喝玩乐。偶有一两次,可能图方便,来村里买点酒肉类的。因此,赵二爷此前对于这个兵营,只是远远地见过,对其并不甚了解。今天来到大营跟前了,所谓大营,外面看顶多也就一丈来高的土围子,里面啥样也看不到。至于里面究竟有啥?对于赵二爷来说,一点不重要,他又不敢进去。在他看来,拾粪最为重要了。可能军营有马的关系吧,这里的牲口粪,还真是挺多的。

  兜兜转转的赵二爷在墙根拾着马粪,也没有注意远处来了一匹马。一看那匹马,就和庄稼人的马不一样,懂牲口的一看,便知道是军马。马上坐着一个人,此人并没有穿戴盔甲,也没有带武器。只是身着便衣,一身富家子弟的打扮,头上戴着一顶貉绒帽,身着蓝缎子袄,外罩狐狸皮马甲。脚蹬着一双高装马靴,手里提着一根马鞭。无精打采地从城里方向走了过来,当这个人离赵二爷有十多丈远的地方,他也注意到拾粪的赵二爷。看着看着,突然来了精神,慢慢地靠了上来。此时,赵二爷也发现来人,但觉得和自己没什么关系,连头都没抬,靠着墙根继续寻找马粪。不料,这个人来到跟前,突然低低地说话了,声音不太高,但十分有威严:“哎,我说内(那)个人,你是嘎哈的?”

  猛然间,赵二爷听到有人问话,冷丁地吓了赵二爷一跳。他万万没想到,来人会和他搭茬。本来老实巴交的他,见了官家和富豪就心里发毛,赶紧停下手里的动作,放下家伙。毕恭毕敬的站立好,微微的垂着头,欠着上身回答:“回你老的话,小的是前面那个屯的,在此处捡粪。”

  来人询问道:“捡粪的?你是哪嘎达①人啊?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注释】①哪嘎达:方言;什么地方。

  “噢,小人是前面鲁民店的赵老二,不知道贵地是什么地界。小的多有得罪,冲撞了你老,小的给你老赔不是了。”赵二爷嘴里说着,赶紧深深地给来人鞠躬。

  来人用鼻子哼了一声:“哼,什么赔罪不赔罪,你以为赔罪就完了吗?你装什么装?这里是军营重地,是清军大营你知道不?竟然敢来这嘎达,到处撒目①啥?我看你不是什么良人,备不住是老毛子的奸细。我就是军营的校官,走吧,跟我回营吧,可得好好查查你!”【注释】①撒目:方言;寻找、看。

  听到说他是奸细,着实把赵二爷吓坏了,赶紧哆哆嗦嗦地撩起衣服跪了下来,话也说得磕磕巴巴:“冤枉啊……大……大……大人啊!小人只是……一个……拾粪的……老头,不知道……这里不该来啊!你老……你老高抬贵手,放小的……一回吧。”

  “放你?我凭什么相信你,难道就凭你一张嘴吗?别跟我舞舞喧喧的①,你这老登②活腻歪了吧,胆敢撒目③军营,信不信我现在就喊人来带你走?昨天砍那两个还没冻硬呢,你想和他们去做伴吗?”来人恶狠狠地说。【注释】①舞舞喧喧:方言;不老实。②老登:方言;对老年男人的蔑称。③撒目:方言;寻找、看。

  见来人不依不饶,赵二爷越发着急、越发害怕起来,不住地磕头作揖,连连地求饶:“大人啊,真……真地冤枉……小人啦,小的真地是鲁民店的,不信你老跟小人去家里……看看就知道了。”

  “哼,你以为本军爷一天没事干吗?跟你去那么远的路,有什么好处是怎么的,你不是扯犊子①嘛?”来人绝不肯撒口放过他。【注释】①扯犊子:方言;扯淡

  赵二爷哭丧着脸说:“大人,大人啊,小的……不让您老……白跑,小的存了……两坛五年的好酒,孝敬你老。”

  “切,军爷我什么酒没有见过,那么远只为你那两罐子马尿汤?”来人说着,手里的马鞭抽了过来,但不是很重,只是象征性的“啪”地打一下。即使不痛,也把赵二爷吓得一哆嗦。那个人接着又说:“你知道我是干什么的不?”

  此时,把赵二爷吓得已是魂不附体了,哆哆嗦嗦地回答道:“不……不知道。”

  来人挺直了腰板,说:“军爷我是大清吉林水师军法官,专门抓探子、细作和违法的,违反军规军纪的。一看你鬼鬼祟祟的,就不是什么好鸟。”

  “军爷啊,俺真地不是歹人啊,不信你问问屯里的父老乡亲,谁都能证明俺啊。”赵二爷一着急也不结巴了,真是怕给抓进大营,那要想出来可就难了。

  “妈了巴子的,你当老子真他妈的有那个闲工夫啊,我关你半个月小黑屋,各种刑具给你伺候上,到时候你什么都说了。”来人把话说得越来越狠,但在马上并没有动的意思。

  听了他这些话,赵二爷已经吓得筛糠了,浑身哆嗦,他哪里见过这种架势啊,腿软得已经站不起来了。尿都吓出来了,好在穿的是大棉裤,裤脚又是扎着绑腿,才没有流出来。不停地哀求放过他,一个劲地磕头如捣蒜。

  拖延了一袋烟的功夫,马上的人还真松了松口:“你先别嚎丧,站起来好好回话,你说你是良人,怎么能证明?”

  赵二爷哪里还站得起来?连头都抬不起来。撅在地上结结巴巴的回答:“军爷大人……啊,小人真地在……鲁民店居住,有房有地,还有家口。村里没有不认识俺赵老二的……俺还开个酒坊……大营不少军爷都去俺那里买酒……好酒。”

  马上那个人心里暗想:哼哼,知道你有房子有地,不然你拾粪干什么,要饭花子也不捡这东西,拨愣①嘎达②汤喝?但嘴上不说,反而说:“小偷有说自己是贼吗?你自己说的能算数吗?”接着把话又拉了拉:“看你年纪也不小了,要是真把你关进去,你们一家人也没法活。这么地吧,一会儿你带我去你家看看,再找找你们屯的里正,如果证明你不是歹人,找两个邻人给你做个保,我就不带你进大营了。”这时候赵二爷哪里还站得起来啊,只是嘴上大人长、大爷短的千恩万谢。【注释】①拨愣:方言;又发音扒愣,搅拌。②嘎达:方言;疙瘩。

  坐在马上的这个人有些不耐烦了:“我说,你他妈了个巴子的还起来不起来啊,是不是想进笆篱子①啊。”【注释】①笆篱子:方言;监狱、大牢。

  又把赵二爷吓了一哆嗦,嘴里忙不跌地喊:“起、起,俺麻溜的,俺麻溜的。”嘴上说着,腿不好使啊,拄着镐头跟头绊脚地站了起来,连粪箕子也顾不得拿。忙不迭地说:“大人啊,俺头前带路,带你到家里看看,好好给你烫壶酒,犒劳犒劳你老,小的还有礼物孝敬孝敬你老人家。”

  这个人心里憋不住笑,想要的就是这个结果,嘴上说:“嗯,你前边走吧,告诉你啊,最好识相点,不然今天让你喝一壶,哼哼!”

  前面的赵二爷又是一哆嗦,裤子里不争气的东西又尿出一股,多亏早上起来上过茅房,把大便处理干净了,不然非拉一裤兜子不可。

  二人上了大路,各自想着心事,谁也不吭声。赵二爷在前面磨磨蹭蹭地往前挪,心里却是翻天覆地,盘算着怎么能圆了这个事。再一个就是懊悔自己,早上为什么扫院子呢?给自己招来了灾祸。后面这位骑马的,心里在偷偷地乐。看来已经把这个老家伙给拿捏住了,一会儿再攥紧一点,能给老蛤蟆的尿攥出来。这位骑马的其实不是什么军法官,实际是一个从八品副军校,正军校年前高升了,由他暂管本队的百十号人。如果上面不出意外的话,正军校的缺能放给他,如今他只等着任命的文书了。他姓富,叫富德业,年纪二十六岁。祖上是满人,正宗的满族镶黄旗。其父是吉林将军属下,一个正四品的都统军需官,官不大但挺实惠,所以他家境挺好。富德业不是正房所生,是个庶子。但家境好,把八旗子弟的吃喝嫖赌抽学了个精通,成年以后,老子给他娶了一房媳妇。两年前又花上千两银子,捐纳一个水师大营的从八品副军校职衔,把他打发到水师大营来。富德业平时在府上懒散惯了,整天花天酒地的玩乐,来到军营,实在受不了这种管束。背地里,不知道骂了多少次他老爹,是个老王八蛋。骂归骂,一旦进入军营,他也不敢造次,只能乖乖地把营生做好。昨天正赶上休沐,更换一套便装,进了吉林城。先是下馆子喝杯小酒,再泡泡澡堂子听听二人转。然后找个暗门子烧个烟泡①,顺带嫖了伺候他烧泡的粉头。一切享受完毕,一扫多日在军营的烦闷,气儿也爽了,精神头也上来了,又随便找个小馆吃了夜餐。然后一头扎进牌九局,由于荷包里的银两有限,所以不敢坐庄,只能押注。牌九这东西又叫天九,一共三十二张牌。四个人玩法叫打天九,这种玩法一般赌注不大,带有技巧的,属于娱乐。但三十二张牌还有一种玩法,那就是纯赌。这种玩法没有上限,一把可以输掉整个家业,也可以赢个老婆回来。【注释】烟泡:民间称呼;鸦片、大烟。

  赌了一夜,富德业把眼睛熬个通红,嗓子喊叫得冒烟,可他的手气臭不可闻,和他压一门的,都骂他手摸巴子了。他一下输个腚眼毛光,身上凡是能值几个铜子的都压上了。如果不是马匹得上营里用,早当注押上了。天亮了,富德业身上也实在没有钱了,大冬天的还不能当衣服,只能悻悻而归。刚到军营边,看见捡粪的赵二爷,本来心里就不舒服,输了钱没有好心情。但一看赵二爷的穿戴,虽然不是多华丽,但也挺周整。又是过年,把平时走老丈人家的衣服都套上了,怎么看,都不是一个穷得叮当响的主,最起码也是吃喝不愁的。所以,他计上心来,想敲上一笔,讹他几两银子给自己找吧①一下,给自己平平坑,于是,先是一顿恐吓,没想到这老家伙胆子这么小,没用三言两语,也没用动任何动作,这老小子就堆挂②了。看来,今天的买卖来得太容易了。所以,他也不着急,信马由缰地跟着赵二爷慢慢悠悠地往前走。【注释】①找吧:方言;填补。②堆挂:方言;瘫软。

  赵二爷拖着湿漉漉的两条腿,总算量完了三里多地,把这个不知道是哪路大神,迎进家门。在拴马桩上拴好了马,毕恭毕敬地把富德业请进正房,也就是赵二爷与赵戚氏的房间。赵家前面的几间房是铺子,进了年,也没有人来在铺子里喝酒。即使有买酒的,也都是打完酒便走。所以,这些天没有烧火取暖,也不能请来人到酒铺。至于院里的东西厢房,都是简易的仓房构造,东侧是仓房和牲口棚,西侧是烧锅和小徒弟的住房。正房是大三间,本来关外各族基本把西侧房间为主,分给老人长辈居住,但汉族人基本都是东屋为一家之主的卧房。开了房门,先进的是厨房,又叫外屋,然后左右分开进东西屋,东屋是赵二爷两口子住,西屋是闺女的闺房。

  富德业光看院落各房的分布,家里的用具、牲畜、摆设,他心里基本掂量了个差不多,赵家即使不是大富,也算是个小康之家,挤出点油水来还是不成问题。

  赵戚氏刚刚包好饺子,大锅底下架好苞米瓤子点上火,正要召唤闺女、小子起来,出门去招呼二爷回家吃饭。冷不丁,看见二爷领着一个衣着光鲜的人进来了,吓得赶紧后退几步,低眉垂首地让出路。心里还犯嘀咕呢,也不像是买酒的啊?买酒也不用进后屋,这是哪路“财神”?还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三亲六故呢?

  进了屋,靠东侧地中间是一张八仙桌,两侧各有一把太师椅。富德业也不客气,直接坐到上座,随手摘下帽子,捋了一把长长的辫子。昨晚耍一宿钱,一直没合眼,身子也够疲惫的,舒缓一下身体。赵二爷赶紧接过帽子,放在帽托上,找来果匣子,把装坚果花生的盒子摆到八仙桌上。本想吩咐老婆子烧水,但老婆子在外屋没敢进来,他也不敢出去,只能两手下垂等候军爷的问话。富德业大马金刀地坐那里也不吭气,一只手在坚果盒子里哗啦、哗啦的摆弄,也不吃,只是用眼睛环视赵家的摆设。他越不说话,赵二爷心里越发毛,脑门上的汗,不争气地下来了。下面又一阵激灵,多亏没有尿了,不然又控制不住了。

  沉默一会儿,富德业才开了口:“这是你家?几口人啊?哪嘎达来的?”

  赵二爷忙不迭地回答:“回爷的话,这……这是小人的家,小人叫……赵秀……举,从山东曹州府菏泽县来的,现在是四口人,老老实实地在屯里种几亩地,讨口饭……吃”

  “那你说说吧,你到底给谁当坐探,到军营想干什么?你知道你犯的是什么罪吗?一经坐实,可是要砍脑袋的。”富德业说得不慌不忙,一字一句,慢条斯理,但还是咬着坐探的事不放,真是让鳖咬一口,到死不撒嘴啊。

  赵二爷都哭出声来了,腿一软又跪下了:“大人啊,你看看……俺有家有口的,守家在地这么多……年了,俺就是想种点地……拾点粪……,你老人家说的俺……一点都……不明白啊,俺一脑袋……高粱……花子,蠢头笨脑的……谁用俺啊!你老高抬贵手……小人不懂事儿,看在小人有家小……就放小人一马……饶了小人吧!”

  富德业心里暗想,这老东西怎么这么不开窍呢?你孝敬孝敬我,啥事不都结了吗?转念又一想,不对,是不是让我勒得太紧了,把他吓蒙圈了,不行啊,太紧也不出油啊。于是,说:“赵二,你起来回话。我现在只是查问你,又没有给你过堂,还没有确准你一定是探子。你起来,坐那里吧。”嘴上说着用下巴扬了扬,指向另一张椅子。

  “小人不敢……小人……不敢。”赵二爷忙不迭地爬起来,退后几步,靠在门旁的间壁墙下蹲下来。这个他擅长,因为山东人都习惯蹲着。

  富德业缓和缓和口气,接着说:“看你家里还挺殷实的,像一个过日子的人家。按理说呢,你不能是干那种事的人,可咱们还是要公事公办啊,你说说怎么证明你不是坐探呢?”看似他口气缓和了,可还是给赵二爷拴了一个套,要你自己证明自己没有罪。按说应该是他拿出证据来,指认赵二爷有罪。可他反咬一口,把一个不存在的事实,用存在的证据来证明,这实在是挺难。

  赵二爷想都没有想,连忙说道:“大人啊,不信……你老在屯里问问……小的从来没有……干过作奸犯科、偷鸡摸狗的事……,小人胆子小……连一颗皇粮都不敢赊欠……哪敢有忤逆……朝廷的想法……俺也没有那个胆量啊!大人啊,你就……放过小人吧……小人不懂大营……规矩,只要你老不带俺走……俺……俺……俺认罚,认罚!饶了小人一次……小人永远记住大人你的恩德……年年孝敬你老……小的有好酒……”

  富德业听完赵二爷的话有门,已经上了道,就又松松套:“赵员外啊!你不是让我犯难吗?我干的是公事啊,不是我不想放你,怎么着也得公事公办啊。是不是得有人证明你不是奸细啊,我这里才能说得过去啊,最少要有两个邻居或者屯里掌事的,出来担保啊。再说你也得出些保金吧,你能出多少啊?”

  赵二爷听见他话里有点活动气,急急忙忙抢话:“行、行,俺马上去找里正给俺证明……这就去这就去。”说完站起来,猛地一站,可能是蹲的时间久了,或者是吓得腿软,往起一起身眼前一黑,晃了两晃差点栽倒在地,手连忙扶住墙才稳住身子。

  富德业一听他要找里正,心里一紧,感觉那样不妥。屯中里正毕竟也是个管事的,多少也见过官员,见过点世面,至少知道点国法,别整漏兜了。喊道:“你站住,先别走,你出门要蹽杆子①了我上哪里找你去?”【注释】①蹽杆子:方言;跑。

  “大……大人啊,俺哪里敢啊!俺这……家业都在这里,再说……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啊……”赵二爷哀求说。

  富德业放宽条件,说:“嗯,这样吧……,我也有公务在身,着急回营,让你家人去找一两个邻居做个保。你呢?准备一下保金就行了。”

  “哎、哎,成、成。”赵二爷转头朝外屋喊:“妮儿他娘,你快进里屋,有事、有事。”

  赵戚氏刚才见掌柜的带回来一个不是一般的人,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的,来家想要干什么。在外屋吓得大气都不敢出,躲在柴火堆旁侧耳细听,也没有听清楚。只听大一声小一声的,自家掌柜的哭哭唧唧,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锅里的水都开了许久,也不敢下饺子。突然听见赵二爷呼喊,急急忙忙地过来推开门,但没敢迈进门槛,只是能够看见赵二爷,她眼皮都没敢撩,不敢看座上那个人。赵二爷看见家人心里稍稍踏实点,说话利索一点了。对赵戚氏说:“你去下屋把小子叫起来,到后街叫匣子、还有西院马四兄弟过来一趟,就说俺有要紧事商量,快去快回。”

  赵戚氏也不敢多问,答应一声,带上门出去了,按赵二爷的吩咐去找人。

  富德业看一切都按他想象的发展,下一步该是最重要的事儿了,得勒索银子啊。说真的,他也真地困了、累了,而且还挺饿,为了银子只能打起精神。富德业慢条斯理地说:“我说赵员外,咱们说说保金的事吧,是不是得准备准备啊?我军务忙着呢,别耽误我时间,不然咱们现在就走,去军营办吧。”

  “别、别的啊,爷,你看俺现在就找。”赵二爷说着,连鞋都没有脱,直接爬上炕。打开炕上的一个描金大躺柜,几乎是大半身子爬过去,撅腰瓦腚地钻进柜子,翻找银子。边找边问:“大人啊,我的保金得多少银子呀,俺家还有十二贯钱,给你交十贯中不中?”

  “什么?你玩呢?当官家成什么了?希得①要你那几个铜子啊,将来查完你没事还要退还给你的,少一百两就免谈。”其实富德业心里也明白,一百两银子的确要得太多,看他家贫富状况,能拿出三、二十两也就不错了。【注释】①希得:方言;喜欢、稀罕。

  钻进柜子里的赵二爷,捧个小漆匣子出来,听见他说一百两银子,心痛得赵二爷一哆嗦,立刻哭丧着脸说:“大人啊,你看看俺这个家,划拉到一起都不值一百两银子啊……俺给你凑凑,有多少都给你老拿上……”

  正在赵二爷哭叽叽的时候,屋门被人“哗”地一声推开了,进屋一个人。叫了一声:“爹,你这是咋了?”

  进来的人也没有注意屋里有外人,张口就询问赵二爷,赵二爷知道是自己的闺女来了。便回答到:“没啥,大人的事,你小孩子家的甭问,快回你屋去。”

  虽然来人没有看见太师椅上,坐着那个大马金刀的人。但那个人可是直愣愣地,把来人从上到下看了个遍。只见进来的是一位妙龄少女,年纪大约十七、八岁,而且是头没有梳,脸没有洗的样子。估计在自己家里,不曾想到有外人来,所以,就这样自然地进来了。一头黑黑油亮的头发,梳成独一根的辫子,扎着红色缎带。弯弯的刘海,大眼睛瓜子脸,小巧的鼻子,自来红的小嘴,粉嫩的脸颊微微透红。上身穿着绿缎子家常小袄,一条拖地黑色长裙,遮住一双小脚。声音清清亮亮,从里到外透着诱人的活泼,看得富德业眼睛都直了,一时没回过神来。

  女孩接着又问:“没事你咋哭了,一早上,啥事把你磨得这样?俺娘呢?”

  “妮儿,你别问啦,听话啊,快回屋去!”赵二爷愁眉苦脸地说。

  到了这光景,富德业才缓过神来。开口问:“赵员外,请问这是……”

  赵二爷赶紧回答道:“回大人,这是小女媛妮儿。农家孩子年纪小,不懂规矩,没有给大人请安,冲撞了你老,你老恕罪。”说完又转向女儿媛妮儿说:“冒冒失失地,没看见家里有贵客,还不给大人请安!”

  女孩儿仔细看太师椅上的富德业,富德业外貌还是仪表堂堂的,虽然不是风流倜傥,但也眉目清秀。一个标准的青年男子,再加上衣着光鲜,在男人堆里来说,也是挺出众的。姑娘见家里来的是个青年男子。脸一红连忙头一低,也没有打招呼就退出了屋,回自己房间去了。

  富德业一双眼睛一直盯着姑娘身上,直到姑娘离去,还盯着门不放。一门心思在那个姑娘身上,所以,赵二爷在干什么,他也没在意。赵二爷正在打开小匣子,哗啦、哗啦地数着他那一串串铜钱,心里盘算着,今天肯定要破费一些了。经营买卖这么些年,除去买地置房子,操办酒作坊等项,还是积攒了几百两银票,早已包好压在箱子底下。匣子里只有十两、八两的碎银,加之十几吊铜钱,其实光这些散钱,都够平常农户挣一年的。但真要赵二爷拿出来这么多,他也是心疼肉疼肝疼。赵二爷的心里盘算着,怎么样才能尽量少拿一些,毕竟是自己辛辛苦苦的血汗钱啊。自己经营小生意也多年了,形形色色的人也见过不少,官吏的德行见多了。进他们嘴里的钱,还能吐出来?拿去多少是没多少。听他说没事儿了,会给退回来。那是上坟烧树叶子——糊弄鬼,王八犊子才信呢!

  前后的时辰不到一刻。找人的也回来了,都站在外屋厨房不敢贸然进屋,听候传唤。不知道为什么,富德业好像心不在焉,吩咐赵二爷收起匣子,退出正房听吩咐。然后装模装样地叫进来两个保人,简简单单地询问几句,其实没有什么主要的,浮皮潦草地打发走,然后叫赵二爷进屋。富德业站起身,清了清嗓子,对站在门口毕恭毕敬的赵二爷说:“嗯,那啥,我已经过堂了两位证人,眼目前①呢,还不能给你定罪。今个儿,这事就这么这吧②。我还有要务,就不捋会儿③你了,但这个事不能说结了④,将来你再干不地道的,我们一着算。”【注释】①眼目前:地方习惯用语;眼前、目前。②这么这:地方习惯用语,也可以这么着,这样。③不捋会儿:方言;不注意,不搭理。④结了:方言;算了,完了。

  “那、那大人,保金咋个算法?”赵二爷脑袋有点蒙,不知道他什么意思。

  “算,算个屌算。”富德业说着,拎着马鞭出了屋。出门的时候,用眼睛瞟了一眼西屋门。连看都没有看外屋地,戳着的赵戚氏和小子二人,头也不回地走出去。赵二爷撵了出来,在富德业解马缰绳的时候,取出两罐陈酿,追出大门外,硬让军爷带上。富德业想也没想,接过酒,打马一溜烟地出了村。

  赵二爷再回到屋,三魂丢了两魂,一下子瘫倒在炕上,裤兜子里还湿了吧唧①的呢。家里另外几口子,至今不知道咋回事儿,赶过来询问。赵二爷连忙摆摆手,让他们出去,自己赶紧换裤子。然后蒙上大被,饺子也不吃了。一早上发生的事,让他实在受不了,一下子就病倒了……【注释】①湿了吧唧:方言、地方习惯用语;湿漉漉。

书友还看过

历史传记小说推荐

绵绵诗魂在线阅读
创建“穿梭”文体,以穿梭形式描绘100年来的中国诗歌史,以徐志摩、戴望舒、顾城和新时代的小虾米等诗人的故事,生动描述中国现代诗的历程,诗、文学和书之濒临死亡及如何复兴的初步探索。同时斗胆希望,能够通过这本小说(如果它能走向世界)起到向世界介绍中国(逝现代与当代)文学的作用,为让中国文学真正走进世界作出贡献
波历哈特
日更千字
历史传记
横看春秋纵战国在线阅读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嘻唔许
日更千字
历史传记
高家兄弟戏东魏在线阅读
故事发生在南北朝时期,东魏权臣高欢死后,他的两个儿子高澄和高洋兄弟俩篡夺皇位的事
程子17
日更千字
历史传记
凉州马超在线阅读
推荐
凉州好大雪
日更千字
历史传记
司马衷的世界在线阅读
他天生痴傻愚钝,却登基为帝,在他身居帝位十七年的时间中,一个强大无比的王朝逐渐走向沉沦覆灭。
君临远
日更千字
历史传记
心理学听闻在线阅读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三国孙雨单
日更千字
历史传记
珍珠翡翠白玉在线阅读
珍珠翡翠白玉汤
作家Cfo31R
日更千字
历史传记
狂想远古在线阅读
我是一个咸鱼,也只想当一个咸鱼……这本书就是我的脑洞加幻想,不要指望我,毕竟我只是个咸鱼
醉卧烂塌
日更千字
历史传记
落魄孔子圣贤路在线阅读
孔子博学多才,抱负远大,一生致力于教育的同时,积极寻求治国兴邦之路,然其一直得不到重用。孔子的一生是落魄的一生,但是他怀着坚定信念,百折不挠,周游列国,传播学说,即使在危难时刻仍乐观向上。他的坚持与豁达,最终使其思想广播世界,成为万世之表,成就圣贤之路。
城顶山人
日更千字
历史传记
当前位置: 历史 历史传记 杨家烧锅在线阅读
新人免费读 下载起点读书APP
访问网站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