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清末民国的时候,黄河泛滥成灾,山东百姓民不聊生。为了生计只能是离开故土,有人闯关东去东北,或者走西口去内蒙一带。那位问为什么不去南方呢?有人说南方人奸诈欺负山东人,其实不然。大多是因为南北季节气候差异大,耕种方式生活习性大不相同,没法融入。
咱们说的这位闯关东的姓什么呢?张王李赵遍地刘,这几个姓最多,在山东王姓是最普遍的,尤其山东琅琊王氏,更是名门望族,老百姓姓王的更是遍地都是。咱们说的这位这位就姓王,叫王小七。
那位说怎么叫这名呢,这里面还有个缘由。王小七出生的时候正是晚上,王老妈刚躺炕上就发觉小肚子一疼,接着这肚子越来越疼,疼的不行。心说不好,赶紧让王老爹出去找接生婆李老太太来,老太太有经验能让孩子稳稳当当生下来。王老爹赶紧往门外跑,推开了院门找村里的李老太太去。
这功夫按现在时间来说已经是九点多了,王老爹着急低着头跑,推开院子门,门有门槛子,这门槛子还高,一下给王老爹绊倒了。绊倒不要紧,没看清前面有一个人,俩人对着就撞上了。这一下给王老爹撞了个屁股墩,对面那人纹丝没动,感觉这一下就跟撞柱子上似的。
被撞的那人个头挺高,三绺黑胡,穿着道袍怀里抱着一把剑。看这老道挨一下没事儿,王老爹赶紧道歉哈腰赔不是。站起身就要接着跑,没想到刚要跑,这老道一把就攥住了王老爹的手。
“我说,你上哪去啊?你撞人了,道歉就没事了?”
“不是,这位道爷,我家里有急事儿,我得抓紧......啊!”王老爹紧赔不是,毕竟找李老太太最要紧。没成想刚说几句这道爷一下把宝剑从皮鞘里抽出来了!把王老爹吓得:“哎呦,道爷!我真有要紧的事啊!”
再看这老道高举宝剑,用剑尖点指东北方向的北斗七星,点了七下。隔着院子,就听到房中有孩子哭声,王老爹站起身急忙进院子,这回长了个心眼低头看了下门槛。
进到屋里一看孩子顺利生下来了,王老妈也没事。心里大石头算落地了。
低头看着孩子,心里高兴,王老妈就问,让你去找李老太太,她怎么没跟来啊?
王老爹把始末说了一遍,怎么出的门,怎么撞到老道,老道拿宝剑比划还把我吓一跳,结果剑尖点了七下孩子就降生了。
王老妈一听这是神仙呐,赶紧让王老爹出去找神仙。那上哪找去,早没影了。
后来有人就说,这个孩子是天上北斗七星第七颗星下凡,夫妻俩也没太大文化,取个小名就小七小七的叫。
老王家住这个地方叫乐陵,现在这个地方是DZ市代管。清朝末年归武定府。
这个闯关东不是大家想象的民国初才开始,在清末就已经开始了,允许山东百姓进东北开垦荒地,开垦种地就得交赋税,这也是填充国库的手段。
所以在那个时候王小七也长大了,他觉得上学没啥意思,种地更没劲了,学人家做买卖。王小七家里虽然在农村那也是十里八村数一数二的富农,家里的钱归了包堆置办了马车,运东西进关外卖,又上点山货人参木耳草药之类的回山东卖。
那么说去关外卖什么呢,乐陵那时候别的不多,就枣树多,这叫金丝小枣,皮薄肉厚籽还小,鲜吃汁多,干吃肉香。枣晒成干,运到关外卖,这生意还挺红火。
三年的光景在乐陵和奉天就置办两个大宅子,生意越来越红火,可千不该万不该,二十多岁时不该去一趟长白山。
都说长白山好,物华天宝,虽然渺无人烟,但奇珍异兽,冰峰雪山,山头之上还有天池,四周还有泉水,那泉水一年四季都是热的,真是奇哉。
现在人都知道,长白山是个火山,那泉水能不热吗?
到了民国,大家都用大洋了,这人参更值钱了,本来皇家进贡的人参,成了富商洋人们的掌上明珠,这价格慢慢就上来了。商机出现挖参的多了,大山边上的人参是越来越少,要想找到好参就得进深山。那深山里什么豺狼虎豹什么都有,野猪人熊看见哪个都得丧命。
一开始上货都简单,挖参的卖给王小七,他再运回去卖,慢慢的挖参人把这价格抬得越来越高,高的不像样。王小七心说还不如我自己挖自己卖呢。
想着到了货源地能便宜点,带着十几个随从赶着车,起奉天过抚顺到通化进白山。到了白山四处找上山的把头,在城里等了几天,赶巧这天遇着明白人了。
这人名叫郭再兴,早年间就闯关东对于这长白山脉很熟悉,是个挖参的老手。可惜的是他五十多岁膝下就一个干儿子,没成想几天前上山迷了路,这干儿子丢了,找不着了。
这孩子是郭老爷子捡来的,郭老爷子五十多了,不敢自己一个人上山去找。但怎么办呢?自己亲戚朋友一个都没有,想报官可人家也得管呢?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别说是丢个人,死个人又当如何?郭老爷子急的是嘴角起泡,听说王老板为了人参价钱发愁想在当地这找个把头当向导,自己毛遂自荐,毕竟一起上山也能找找儿子。
表明了前因,众人清晨饱餐一顿,备足了干粮,带好了装备工具,又从马车夹层里抽出土猎枪。王小七自己还有两把自来得,也叫盒子炮,大名叫毛瑟手枪。
要说这两把枪也有来历,几年前王小七第一次跑买卖,手底下就三五个人。清末民国不光闹军阀还闹土匪,就在这闯关东的路上劫富商,这天就给王小七劫了。
王小七说:“这位爷,我这些东西还没卖呢,我们身上没钱。”土匪不愿意了,没钱嘛不是,你有货啊!这几车枣都给爷爷留下了!王小七没辙了,打也打不过跑也跑不了,也没处讲理去。正这时候这土匪的老大来了。
看这老大,个子不高,身子佝偻着,穿一身文人打扮,长衫系扣。脸不怎么好看,脑袋像个倭瓜又圆又扁,脸上还一堆麻子,大麻子套小麻子,小麻子套小小麻子,小小麻子里面有一坑,坑里长根毛儿,别提多难看了。吊梢眼,没头发,肉乎乎的鼻子。俩大招风耳朵,跟蒲扇似的。
穿的像个文人,张嘴全是脏话“马的咧的!不给东西把命留下!”
王小七一看这位,乐了!张嘴就叫“张二叔,你怎么在这呢!?”
这丑鬼没大号,外号叫张二麻子,本身就是乐陵人,后来到了关外当了马贩子,因为这个买卖跟土匪打交道,阴差阳错的最后当上了黑石岭的二当家,再后来长春剿匪打死大当家的黑龙,他自己就成了大当家。
王小七为什么记得他呢,因为小时候他见过一次面,王小七就问他爹这人怎么回事。再加上张二麻子这张脸太好辨认了,王小七就一直记得有这么麻子脸叫张二麻子,所以今天脱口而出叫他张二叔。
这张二麻子一听知道不是外人呢,赶紧请到大寨中。说是大寨就跟个小村落差不多,都是土坯房。二人进了一处大院,进屋上炕依着炕桌。一叙旧才知道,王老爹啊没少帮过张家的忙。张二麻子早年好赌,最后没办法求街坊四邻帮忙,王老爹给了他点粮,这算是把他接济了,死中得活然后去关外谋生。
张二麻子挺高兴,就问王小七,你这走南闯北的就带着这么几个人,这不行啊,还有,你手里没有家伙怎么能行呢?
王小七第一次跑买卖哪懂这个?手底下的都拿着刀枪棍棒还玩冷兵器呢。“哎呀,二叔,我跟伙计们都是大老赶出身,哪里懂得这些?二一个,弄枪的门路我们也没有啊?”
张二麻子咧开大嘴乐了:“哈哈哈哈哈,小七啊,这叫想吃冰下雹子,你看看!”说着从炕桌的抽屉里拿出两把手枪和一个枪袋子。
“掌掌眼!这是前几天抢车站,打死几个老毛子得来的!两把枪,一包子弹,给你了!”
这种枪其实是德国产,在咱们这又叫匣子炮又叫自来得,匣子炮顾名思义长的像匣子,自来得是指不用一发一发的上弹,自动填装。
王小七先是高兴,但又不能真要,再三推脱还是没说过张二麻子,就把东西枪弹收下,收下是收下可他不会用。张二麻子又叫来一个小子,这小子十五六岁,个头不大,最会使枪,没名没姓都管他叫小虎子。就把他交给王小七让他教王小七使枪,王小七大喜,给张二麻子留下一笔钱,请黑石岭的弟兄们喝了顿酒,这才启程,到后来每次路过黑石岭都少不了上供,在关外走南闯北也没被为难过。
往事不提,王小七拿出两把枪跟子弹,伸手把一支枪递给小虎子,俩人把枪别腰里。崇山峻岭车马难行,把骡子车马车留在店中,一伙人背篓子拿着家伙直奔长白山深处,这一去仿佛进了鬼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