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命运的起点
1.山村的清晨
灶膛里的柴火噼啪作响,陆小雨蜷缩在灶台边,借着最后一丝余温翻动那本破旧的语文课本。油灯在晨风中摇曳,将“知识改变命运”六个铅笔字映得忽明忽暗。这是李老师在毕业典礼上送给每个学生的临别赠言,此刻却像烧红的铁钉般烙在她心上,灼得她喘不过气。
“死丫头又偷灯油!”母亲裹着补丁棉袄冲进来,劈手夺过课本,狠狠地摔在柴堆里。泛黄的纸页散开,露出李清照的《声声慢》,墨迹在潮湿的地面洇成模糊的泪痕,仿佛那些诗句也在为她哭泣。
父亲蹲在门槛上抽旱烟,火星在黎明前的黑暗里明灭:“昨儿王媒婆说的张家,愿出两头猪当彩礼。你收拾收拾,明天相看。”
陆小雨浑身发抖,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疼痛让她清醒:“我才十六!”
“十六还小?村头翠花十四就抱娃了。”母亲抄起竹篓扔过来,篾条刮过少女裸露的脚踝,留下一道血痕,“去采菌子,误了早市看我不打断你的腿!”
山雾浓得化不开,陆小雨机械地拨开沾满露水的蕨叶。忽然,书包夹层里掉出半张报纸——那是李老师从县城带回的,被学生们传阅得起了毛边。头版照片上,一位穿白大褂的女医生正在给山区儿童义诊,胸牌在阳光下闪着银光。这是她第一百二十七次抚摸这张照片,报纸边角早已被磨出透光的窟窿,仿佛她的命运也被磨得千疮百孔。
2.破旧的教室
“小雨!”李老师叫住正蹲在墙角补窗户纸的少女,镜片后的眼睛泛着水光。他颤抖着从帆布包里掏出一本用油纸裹了三层的《平凡的世界》,书脊还带着新华书店的墨香:“县图书馆处理旧书……记得藏在后山看。”
教室突然剧烈晃动,半块墙皮砸在讲台上。暴雨从瓦片缺口倾泻而下,学生们尖叫着挤到墙角。李老师用身体护住摇摇欲坠的书架,嘶喊着:“快出去!”
陆小雨却逆着人流冲向书架,泥水漫过脚踝。她死死抱住那本《世界地理图册》,这是教室里唯一彩印的书,非洲草原的火烈鸟群正在她怀中褪色。当屋顶横梁轰然坠落时,是李老师用后背为她撑起最后的空间。
“值得吗?”医务室里,村长盯着少女缠满绷带的手冷笑:“女娃读再多书,最后还不是要嫁人?”
3.辍学的无奈
煤油灯将三个影子投在土墙上,像张牙舞爪的怪物。陆小雨把县重点高中录取通知书铺在炕桌上,鲜红的印章刺痛了父亲的眼睛。
“啪!”搪瓷缸砸在墙角,褐色的茶渍在通知书上晕开。父亲额角青筋暴起:“全镇就你一个考上的?显你能耐?”
“学费全免,只要生活费……”
“生活费不是钱?”母亲掀翻炕桌,腌菜坛子碎了一地,“小虎明年就要上初中,小龙的肺炎药钱还没着落!”
陆小雨突然抓起菜刀,全家人都愣住了。寒光闪过,少女齐腰的长发簌簌落地:“我剃发明志!这辈子不嫁人,求你们让我读书!”
“反了天了!”父亲抄起门栓,木棍雨点般落下。陆小虎吓得哇哇大哭,小龙蜷缩在墙角啃指甲。母亲突然尖叫着扑上来:“打!往死里打!省得去外头丢人现眼!”
夜半,陆小雨趴在柴房草堆里,背上火辣辣地疼。月光透过裂缝洒进来,照见墙根处用炭笔写的算式——这是她帮王芳做嫁衣时偷学的会计公式。血水混着泪水在泥地上蜿蜒,汇成一道指向山外的箭头。
4.逃离山村
出嫁前夜,王芳溜进柴房,从红嫁衣里摸出个油纸包。二十张皱巴巴的纸币带着体温:“县城纺织厂在招工,管吃住。”
“你哪来这么多钱?”
“张家给的彩礼……”王芳突然哽咽,“记得替我去看海,听说海水是苦的,像我们的命……”
五更天,陆小雨将珍藏的报纸碎片塞进衣襟。母亲鼾声响起时,她赤脚踩过结霜的院子。老黄牛突然发出呜咽,惊得她贴住墙根。月光下,牛眼里滚出大颗泪珠,舔了舔她血迹未干的手心。
班车启动瞬间,陆小雨看见母亲举着镰刀追来。晨雾中那张扭曲的脸越来越远,最终化作群山褶皱里一粒黑点。她抱紧装着课本的布包,突然摸到夹层里硬物——李老师不知何时塞进的钢笔,笔帽刻着褪色的“师道尊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