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未亮,长安城东宫内,却早已灯火通明。宫内的红漆雕龙檀木案前,太子怀瑾身穿一件白衣,手握一支红木狼毫毛笔,在有些泛黄的熟宣纸上写着小楷。太子右侧站着李太傅,他低下头去,仔细端详怀瑾的字迹:“任重载盛兮,陷滞而不济。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这正是近日所习之《楚辞》,太傅见怀瑾小楷又精进不少,不禁露出欣慰的微笑。
这时,院内响起一阵浑厚的鼓声。怀瑾缓缓将笔放在白玉笔架上,站起身,问道:“什么时辰了?”东宫总管高太监回答道:“禀殿下,寅时三刻。”怀瑾微微点头,命侍郎将纸笔卷起,向李太傅作揖道别,随后转身向殿门卫兵,令:“取我水心剑来。”卫兵领命而去,怀瑾来到院内,天依旧未亮,苍穹中隐约闪动着几颗星光,微风拂面,透着一丝寒意。不多时,卫兵取了水心剑和鎏金雕弓来。怀瑾负剑,前行数十步,拜见武艺师父王忠嗣。此人乃大唐第一武将,自幼被唐玄宗收养,二人形影不离,私交甚笃,忠嗣曾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原任禁军统领。但如今年事已高,欲辞官归乡,奈何圣上再三挽留,只得留下,教导太子武功。怀瑾已精通剑法、弓法,全仰仗师傅悉心点拨。
月亮徐徐升起,苍穹中燃起洁白的微光。怀瑾脚下用力,腾空而起,手中剑出鞘,瞬间寒光凛冽,照亮了东宫庭院,剑锋直指皓月,划破了夜色。银刃翻飞似蛟龙出海,忽而凝滞如寒松傲立,月华倾泻在他的白衣之上,只见那支剑上下翻飞,呼呼生风,翩若惊鸿,宛若游龙,顿时恍若蟠龙降世。如此场面,师父忠嗣都看得频频点头,连连称赞。
过了一会,怀瑾将剑入鞘,额头上浮现了豆大的汗珠,向师父行礼道:“倘有瑕疵,还请师父多多指教!”忠嗣回答:“甚好,只是脚下平衡还需加强,不然骑马交战时,易有闪失。明日早朝毕,为师教你!”怀瑾连忙道:“感谢师父赐教!”
天快亮了,苍穹变为灰色,晨雾起,小草的叶片上浮现出露水。这时,士兵牵了怀瑾的骏马什伐赤来,怀瑾拿起鎏金雕弓,翻身上马。忠嗣在百步之外立起稻草人,笼罩在晨雾中,只能看见轮廓。怀瑾策马前行,隐约听见师父令他放箭,遂弯弓搭箭,雕弓如满月乍现,怀瑾骨节分明的手指骤然松弦,一支箭划破了静谧的夜空,裹挟着雷鸣之势,撕裂流云,应声而出,正中稻草人面门。忠嗣取下那支箭,悄悄置于弦上,朝怀瑾突放一箭,直奔怀瑾眉心而来。怀瑾听得弦响,立刻拔出水心剑,轻盈地一挑,用剑锋将冷箭挑落。忠嗣见了,拍手叫好。怀瑾赶忙自谦道:“师父过誉了。”
二人又听得一阵鼓声,高太监来报:“禀殿下,寅时六刻到!”太子会意,与师父道别,跟随高太监进殿,香汤沐浴后,在众多太监的服侍下穿好紫色七龙朝服,鹿皮靴,系上金束带,戴上七珠远游冠,腰中戴七龙翠玉珮。随后骑马,翩翩向立政殿而来。
立政殿外,一轮红日冉冉升起,赤红的朝霞射穿彩云,驱走了寒夜,向长安城洒下第一抹晨辉。文武百官,皆按官阶大小依次列队,等候早朝。文官以宰相姚崇为首,武官是兵部尚书萧嵩居长。随高太监一句“太子殿下到!”百官齐声高呼“参见太子殿下!”作揖行礼。怀瑾赶忙还礼。
这时,怀瑾看到两个熟悉的身影。一个是他的大哥,嫡长子怀瑜,原为太子,后被废,现为五珠亲王,已经跟怀瑾争斗多年。他见到怀瑾,透露出鄙视的神情,仍然认为“蛮子”不配当太子。他并没有行礼,反倒背着手,不情愿的后退了一步,让怀瑾站在自己前面。
另一个是他的三弟怀玉,现为双珠亲王。怀玉自幼因先天畸形,无法站直,被杨皇后戏称为“蟠龙皇子”,导致性格孤僻,在学业上不求上进,反倒酷爱钻研波斯语,还养了一只西域猞猁,作为宠物,众人百思不得其解。怀瑾与他简单寒暄几句,就不再搭话。
忽见殿门缓缓打开,众人纷纷下马,前去拜见陛下。但见大殿之上,高悬一块牌匾,上书“戒奢以俭”四字,乃太宗皇帝手迹。如今,正襟危坐于龙椅上的,是玄宗皇帝。他身穿九龙赭黄朝服,头戴九龙玉珠冠冕,腰系金束带,九龙翠玉珮,脚蹬一双乌皮六和靴。他目光坚定而深邃,凝望着大唐的锦绣河山。众人行至龙椅前的台阶下,作揖行礼道:“臣等恭请圣安,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天子见了,龙颜大悦,云:“平身!”百官答:“谢陛下!”随后早朝开始。
玄宗皇帝云:“近日西域边关瓜州急报,称战事又起,吐蕃军队大肆侵扰我大唐边境,已侵占瓜州城,朕心甚忧,以致一连几日不得安寝。依诸位爱卿之见,应如何处置?”
宰相姚崇率先对曰:“启禀陛下,瓜州城乃我大唐西域重镇,本已与吐蕃订立合约,但其悍然挑起战争,占我大唐疆土,实属背信弃义。依老臣拙见,应再派使节,前去谈判,争取休战。”
话音刚落,兵部尚书萧嵩说道:“启禀陛下,姚丞相之意见,恕萧某略有不同。臣以为,面对吐蕃无视合约,悍然挑衅的无耻行为,应立即派精兵前去交战,一举夺回瓜州城。之后再按姚丞相所说,开展谈判,如此,吐蕃必然惊惧,不敢再来犯,便可得长久和平。”
玄宗皇帝听罢,微微点头,云:“二位爱卿都说得有理,朕以为萧爱卿说得更为稳妥。吾儿怀瑾何在?”
怀瑾听到父皇叫他,便快步走上前去,作揖道:“禀父皇,儿臣在!”
玄宗皇帝云:“朕闻你近日武功精进不少,加之上次与吐蕃交战,大获全胜,这次也意欲遣你率兵与吐蕃交战,不知你意下如何?”
怀瑾激动不已,连忙行礼道:“感谢父皇提携,儿臣定不负所托,争取早日收复失地!”
玄宗皇帝听后便大笑道:“善哉!你可与仙芝一同前往。军队具体事宜,等朕日后再做定夺。”这时,高将军也赶忙走到阶前,二人齐声说“谢圣上提携!”
忽然,从百官队列里走出两个人,也到阶前作揖道:“儿臣对吐蕃恨之入骨,也欲前往剿匪,请父皇恩准!”
玄宗皇帝定睛一看,是嫡长子怀瑜和三皇子怀玉。怀瑜为五珠亲王,头戴五珠冠,身穿五龙红朝服,腰系银束带,五龙白玉佩,乃圣上与杨皇后所生,原为太子,但因生活荒淫无度,加上“私通吐蕃”罪名,贬为五珠亲王。怀玉为双珠亲王,装束与怀瑜无大异,只是头戴双珠冠,腰中无玉佩,乃圣上与贤淑妃张氏所生。怀玉平日性格孤僻,不善交际,加之素日荒疏学业,不思进取,城府极深,故圣上不甚喜爱。
怀瑜向圣上作揖时,圣上的目光却不由自主的落在怀瑜右手多余的第六根手指上,瞬间觉得厌恶。但是,杨皇后却始终宣称这是“佛手相”,对这根多余的手指甚是喜欢,也称为以前立怀瑜为太子的一个根据,圣上以前禁不住杨皇后的软磨硬泡,只能同意。
圣上看着面前的怀玉,因为先天畸形,无法站直,只能用金丝楠木腰甲来矫正。他的爱好也非常奇怪,竟喜爱钻研波斯语,还豢养一只西域猞猁,作为宠物,时刻带在身边,上朝也不例外。这只宠物面貌也奇怪,皮毛雪白,左眼碧绿,右眼鎏金,为波斯使节进贡。看到这里,圣上眉头微皱,龙颜不悦,云:“汝二人年纪尚幼,不善用兵,还需日后再议。”说罢,挥手示意他们退下。二人虽心中不满,但见父皇不悦,便悻悻地退下了。
早朝毕,怀瑾用完早膳,来到上书房,命高太监沏上一壶浓茶,拜见李太傅后,二人坐在桌前,先生开始讲授《孙子兵法》:“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怀瑾认真聆听,逐渐陶醉于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