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人之常态,哪有人不会死,除非是仙人!”
“少游,爷爷走了。”
“往后,要照顾好自己。”
陆翁缓缓闭上眼。
陆少游疯狂的摇晃陆翁身体,想要唤醒陆翁,却也只是徒劳。
“陆翁,享年六十八……”
“陆峰,享年三十六……”
“黄竹,享年二十八……”
陆少游跪在三座坟前,眼里尽是悲伤。
十岁时,母亲忍受不住病痛折磨,吊死在村头歪脖子树上。
十三岁时,父亲失足落崖而死。
十六岁时,又亲见爷爷撒手人寰。
接二连三有亲人离世,一个长生不死的念头在他脑海里浮现。
“爷爷,父亲,母亲,我要走了。”
“我想要去寻求长生。”
趁着夜色,他悄然离开生活十六年的小山村。
一路向东而行一百三十一里,遇一小城,名曰“秋风”。
城不大,街上却人满为患,只因秋风城是周边百里唯一的城池。
“你们知道,哪里有仙人吗?”
陆少游见人就问,人们只把他当疯子,并不理睬,偶遇人逗耍,也浑然不在意。
“此间俗人,又怎知有仙!”
一个很轻却很有穿透力的声音响起,抬头看去,是个着黑袍戴黑斗笠,身材笔直修长,背长剑的人。
那人说完,向城门口走去,几个瞬息,就已消失在城外。
陆少游追出城,早已没那人踪迹。
“他说出那番话,又能瞬息消失,肯定是修仙之人,无论如何,我一定要找到他。”
陆少游暗下决心,以秋风城为中心,向四周找寻。
渴饮溪水,饿食干粮,困就以天当被地当床,双手做枕。
找寻半月有余,并无那人踪迹。
携带的干粮已经吃完,饿时就摘几个路边野果充饥,若遇到溪流,就捉几条鱼,改善伙食。
食不果腹又如何?衣不蔽体又如何?岂能阻止他求仙决心。
秋风城外三十里,有一条河,名曰“秋水”。
河水清澈,游鱼颇多。
陆少游总算饱腹一顿,望向宽广河面,感慨万分:“生命若如滚滚江河,生生不息,那岂不美哉!”
一叶小舟顺流而下,舟上有一老翁,斜靠舟内,手握酒壶,时不时饮上一口。
一只寒鸦,啄食着刚钓上的鱼,老翁淡淡看一眼,却无驱逐的意思。
陆少游向老翁招手,才见他慵懒的放下酒壶,握起船桨,向岸边划来。
那寒鸦好似不怕人,自顾自啄食鱼儿。
老翁固定好小舟,问道:“客人,要过河?”
陆少游却未回答,反而问他:“老伯,最近半个月内,可曾见过身穿黑袍,头戴斗笠,身背长剑的人?”
老翁仔细回想,点点头:“不仅见过,还知他在何处。”
陆少游压住心中喜悦,问道:“老伯,可否告知,那人在何处。”
老翁看他一眼,问道:“告诉你有何好处?”
陆少游摸了摸身上,衣兜空空,身无分文,一时也不知如何是好。
老翁看出他窘境,又说:“你若能帮我取来一件东西,我便告诉你,那人在何处。”
陆少游忙问:“不知取什么东西?”
老翁指向江对岸:“此去十三里,有一座山,半山腰有一株灵草,你去取来给我。”
陆少游问老翁:“不知是何样的灵草?长在山腰何处?”
老翁说道:“你到半山腰,就会看见它。”
陆少游不假思索就答应老翁,有一丝机会,就要尝试。
山路崎岖,他一路跌跌撞撞,膝盖磕破皮,树枝划破脸,手上身上被山里的虫咬得鼓起大包,也不能阻挡他。
历经辛苦,终是到山脚下。抬头望去,山,高耸入云,山壁光滑陡峭,稍作停歇,便向上爬。
初爬时,还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爬到一半时,就觉浑身乏力,几次险些掉落,全靠一股信念,咬牙坚持。
终于爬到半山腰,灵草近在眼前,伸手去摘,总是差些许距离。
四周石壁光滑,再无落脚地方,想再进一步,几次尝试都无功而返。
瞧见灵草下方三尺处有一巴掌宽的凸起,陆少游咬牙道:“若寻不到仙,求不得长生,短短数十载,活着又有何意义!”。
心一横,纵身一跃,稳稳落在凸起处,小心翼翼摘下灵草,放入怀中。
低头看时,倒吸一口凉气,离地足足二十余丈。
往上爬时难,往下爬更难。
稍作休息,就往下爬,每次落脚,都万分小心,稍有不慎,跌落下去,必死无疑。
月明星稀,江船火独明。
陆少游躺在小舟内,沉沉睡去。
老翁坐在舟头看着月下少年,赞许的点头:“毅力可嘉,心志坚定,根骨绝佳,是个好苗子。”
伸手轻抚陆少游后背,眉头微皱:“如此好的根骨,却浑身经脉堵塞,逃不出凡人天生石脉的命运,可惜可惜!”
“这样的天才少年,为何要出生在凡人界呢?”
清晨,江风徐徐。
一个着黑袍,头戴斗笠,身背长剑的人站在舟头。
陆少游醒来,就见苦苦找寻半月有余的人,擦了擦眼睛,确认没有看错,顿时大喜。
那人摘下斗笠,陆少游更是惊讶。
“是……是你……”
老翁大笑:“我已在此等你半月有余了。昨日见你到来,想再试试你求仙决心,特让你前去取灵药。”
陆少游“扑通”跪倒:“仙翁,求收我为弟子。”
老翁摆手:“昨夜你熟睡时,我查看过你的经脉,凡人界的人天生石脉,要修炼困难重重。”
“我传你开拓经脉的功法,若在十八岁前能开拓奇经八脉,我自会收你为徒。”
陆少游忙问:“若十八岁没能开拓经脉,修仙是否无望?”
老翁点头:“若十八岁未开拓经脉,已过修仙的最佳时机,就算修炼,也不会有所成就,还不如做个普通人。”
陆少游攥紧拳头,暗下决心,定要在十八岁前开拓经脉。
老翁又道:“此去东边二百余里,有一门派,名曰“靠山”,宗主是我旧识,你可投到他门下,不必为温饱奔波。”
老翁拿出一枚玉佩与开拓经脉的功法,一并交与陆少游。
“你到靠山宗,把玉佩拿给他,他自会替你安排。”
陆少游双手捧过,小心收进怀中。
老翁把陆少游送到岸边,驭舟顺流而下,消失在茫茫秋水之上。
陆少游找到一僻静地方,拿出老翁所赠功法,只见泛黄书封上写“九天拓脉诀”五个大字。
翻开书封,几行小字映入眼帘:“余自幼出生凡人界,天生石脉,求仙被拒,问道遇阻,愤慨之下,花二十余年,创下开拓经脉功法。余自知凡人界皆天生石脉者,特将拓脉功法记下,流传后世,以便后人享用。”
陆少游翻遍全书,不见记载传书人姓名,感慨道:“前辈高风亮节,晚辈佩服,他日若能开拓经脉,入得仙门,遇到前辈,定会好生感谢。”
因怕他人抢夺功法,便把九天拓脉诀一字不差记下,才前往靠山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