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等你评,快来成为鉴赏第一人
小光日记的发现,将“漩涡”符号与时光会的威胁拉得更近,也更加个人化。团队的氛围因这份紧迫感而愈发凝练。
为了更主动地获取线索,而不仅仅是被动反应,林宇决定利用一项他较少动用的能力变体——感官共振。与直接潜入记忆海不同,这项能力通过接触承载强烈情感或记忆的物体,尤其是那些与味觉、嗅觉紧密相关的物品,来读取其关联的片段信息。代价相对较小,但获取的信息也更碎片化。
“我们需要更多关于‘灰衣人’、关于时光会日常运作的线索。”林宇在团队会议上提出,“小光的日记是起点,但还不够。我们可以主动去寻找那些可能与他们有过接触,但记忆可能被干扰或掩盖的普通人。”
“通过什么媒介?”陈远问道。
“食物。”林宇回答,“一日三餐,是最普遍也最常被忽视的情感载体。一家经常光顾的餐厅,一道承载特殊记忆的菜肴……都可能留下印记。”
目标是城市中几家位于特定区域、客流复杂的餐馆。这些地方,是三教九流汇聚之处,也可能是一些不那么引人注目的“灰衣人”会出没的场所。
第一家是位于老城区的一家炖品店,烟火气十足。林宇点了一份招牌汤品,在等待的间隙,他看似随意地将指尖轻轻拂过温热的碗沿,闭上了眼睛。
意识中闪过零碎的画面:一个疲惫的司机在深夜独自喝汤,思念着家乡;一对情侣分享着同一碗汤,甜蜜而羞涩;一个老人缓慢地喝着,回忆着逝去的伴侣……温暖、疲惫、思念……各种情绪如同浮光掠影。
没有异常。
第二家是新区写字楼下的连锁咖啡店。林宇拿起一个被无数顾客触碰过的公用糖罐,指尖感受着那冰冷的陶瓷表面。
瞬间,海量的、混杂的焦虑感涌来——赶时间的上班族、担心业绩的销售、为方案焦躁的设计师……如同喧嚣的噪音。林宇微微蹙眉,迅速剥离这些无意义的背景杂波,专注于寻找任何不协调的“冰冷”或“有序”的印记。
依然一无所获。
跟随着他的李小然有些担忧地看着他。她能感觉到,每一次接触,林宇的意识都会产生细微的波动,如同投入石子的湖面。虽然不像深度潜航那样消耗巨大,但持续的检索依然是一种负担。
第三家,他们来到一个大型交通枢纽附近的小面馆。这里人员流动极大,环境也略显嘈杂。
林宇点了一碗最普通的牛肉面。当热气腾腾的面碗端上来时,他没有立刻动筷,而是将双手虚按在碗的两侧,感受着那升腾的、带着食物香气的水蒸气。
更多的碎片画面涌现:旅人的匆匆、归乡的急切、离别的愁绪……
突然,一股极其微弱、但明显不同的“寒意”刺入了他的感知!
这感觉……与白鸦的能量残留有几分相似,但更加稀薄、更加……日常化?仿佛某个携带这种气息的人,曾经常规性地出现在这里。
林宇猛地睁开眼,目光锐利地扫过喧闹的面馆。
“有发现?”李小然低声问。
“很淡……但确实存在。”林宇压低声音,“类似白鸦的能量特征,但更像是……长期沾染的‘气味’,而非本体。”
他重新闭上眼睛,尝试追溯那股“寒意”最浓郁的方位和关联的记忆碎片。
一个模糊的、穿着普通深色外套的男性身影,总是独自坐在靠近角落的那个位置,点同样的面,快速吃完,然后离开。
他的行为模式带着一种刻板的规律性。
在林宇捕捉到的感知碎片里,这个身影的情绪始终是一片近乎绝对的“平静”,甚至可以说是“空洞”,与周围食客的鲜活情感形成了鲜明对比。
而在其中一片最清晰的碎片中,那个男人低头吃面时,其外套的袖口似乎无意中卷起了一点点,露出手腕内侧一个极其模糊的、但结构与“漩涡”符号有某种神似的……青色印记!
不是完整的漩涡,更像是一个简化版或未完成态的标记!
“角落位置,深色外套男性,规律性出现,手腕有疑似简化版漩涡印记。”林宇迅速将信息传递给守在通讯器另一端的瑞恩。
“收到!调取面馆及周边所有监控!锁定目标特征!”瑞恩的声音带着兴奋。
林宇松开手,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他拿起李小然递来的纸巾擦了擦,指尖还有些微颤——连续三次感官共振。
虽然强度不高,但意识里的“杂波”还是让他有些疲惫,尤其是最后捕捉到那个男人的“空洞”情绪时,像被冰碴划了一下。
“你还好吗?要不要先休息会儿?”李小然看着他苍白的脸色,有些担心。
“没事。”林宇摇摇头,目光依旧锁定在角落的位置——现在那里坐着一个戴帽子的旅人,正埋头吃面。
和记忆里那个男人的“空洞”截然不同,“这个目标很关键,他可能是时光会潜伏在日常里的‘观察者’,专门收集信息,不直接动手,所以才会留下这么淡的痕迹。”
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原本只是城市日常里最普通的一餐,却成了他们捕捉时光会线索的“诱饵”。
林宇看着窗外人来人往的街道,突然觉得后背发凉——时光会的触角,根本不是藏在暗处,而是像水一样,渗透进了城市的每一个日常角落。
餐馆、咖啡店、公交站……那些看似普通的路人里,可能就藏着这样的“观察者”,用最不起眼的方式,监视着一切。
这条线索,比他们预想的更具体,也更让人细思极恐。
════════════════════════════════
【记忆碎片·已收录】
第13章:一碗面
───────────────────
通过“感官共振”在面馆捕捉到携带简化版“漩涡”印记、行为模式刻板的疑似“观察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