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看标题,所带的沉重鼻息已勒得我手停在键盘良久。近几天,窗外一直飘着棉絮,浸满湿润往返杭州上空,累了,抖下肩上行囊,从里面漫出不少晶莹的花苞,待她落入地上,盛开玲珑剔透的躯体,反射出夺目华光。
最后一站,中国美院象山校区。
旅途末时,我起的比以往要早。
昨天睡的晚,心里莫名烦躁,似失去何物,却无力挽回的急躁与惆怅。本以为睡眠时长会多些,不曾想,六时过半便逐渐转醒。
此时,天色是亮的,将一种朦胧的美感从夜的暗流转,化作蓝的红的霓裳,披上外漏的肩。妩媚一笑,春意沁溢心扉。
我屈身向外而卧,望着玻璃阻隔的春的美。这样的美,兴许是春的善意。她瞧不得别离的伤感,便用温润的臂膀拥抱我们,希望驱散些离愁。
她终究是来了!虽说人总有悲欢离合,如月有阴晴圆缺。但无论嘴上如何洒脱,如何邀约日后常相见,其实心中已然清楚其中难度如何。
还记得初中毕业,众人相约日后每年一聚。往后数年,不过聚少离多。大学以后,各自忙活着,起初的约定,怕是多数人都抛之脑后。
还记得高中挚友天华,曾相约影院,大二往后,他忙着工作,此时已不知去往哪座钢铁深林。
且不论往后如何吧!就今日,好好放松,将旅途续上结尾,将友人之美铭刻在相机里!
翻个身,邻床响起清脆悦动的旋律。才想起,舍友设了闹钟上支付宝窃取能量。他总是如此,旅途多日,每逢钟声响起,他睁开惺忪睡眼,翻身而起,熟练点开页面,指走如飞,瞬息间完成任务,便卷着被子卧下,沉沉睡去。
脑海中忽然跃出旅游初时的画面,我平板支撑,阿俊曾与我相约每日运动,早起晨跑,晚间健身。往后便是啼笑皆非的早起偷能量,晚间回房整理图片,美化一番放朋友圈。感叹今日菜品如何丰盛,邻班哪个姑娘如何窈窕,一切,与初时邀约相差甚远。
却不得不说,如此旅途,当是顶好的。你可以将一切抛之脑后,学业之重,离别之愁,以及面对未来产生的迷惘。随着轻轻荡过来的风,寄存到不知名的地方,安然享受此情此景,人生,又有几个时日能如此悠然呢?
洗漱完,乘骏已起身,我与他说明楼下早点已开放,听见洗漱间传来的回应,转身将门带上,穿越过道的柔软,从左手边的白瓷扶梯下楼用餐。
片刻后,集合时间将近,我回房收拾行囊,顺路带上舍友离开。
上了车,景色往后退却,我们顺着时光前行。或是累了,亦或者,意识到即将到来的终点,让众人意兴阑珊。
车上诸多友人睡却,而我听闻老师对安排的诸多意见。他觉着行程迅速,往返费用占用太多。介怀没让我们住进乌镇的旅馆,没法真正放缓脚步,去品味自然的俊秀,观摩春的细枝末节。
“如果能在飞机票和高铁上省点钱,比如来时是卧铺,那省下的钱匀到住宿上,你们就可以在乌镇住一晚了,整个行程的酒店也会上升一个档次。”老师倚着靠背,双手自然垂放到跟前的铁质桌面。“要是你们在乌镇住一晚,看这里的夜景,在早上没游客时候去看看乌镇宁静的清晨,那对你们来说就真是一场盛宴了。”
老师勾勒的画面,引人无限向往。一路过来,各个景点所见最多的还是人影,从门口,到深入,再是某个街角,你都能看到人影出没,想拍一张优美风景,还需静候良久。倘若有那么片刻,入眼的不是熙熙攘攘,瞧艳阳缓步上升,照亮整片错落有致的瓦房,撒满碧绿江水,上面都是闪烁的璀璨,无疑是十分享受的事情!
不知多久,车辆从大道驶入小巷,最后在中国美院象山校区门口停下。我们沿着右手的绵延行进。我发现艺术学院的建筑,都有异样的美感。
是深棕色瓦片和木色衔接到一起的楼宇闯进眼眸,墙壁上满是爬山虎,从他跌宕起伏的屋檐右侧垂下,你能感受到斑驳岁月在上面的流逝。它前面站着的,是大小五边形组合成的灰色建筑,大的那个五边形落在地面,正面望去是落地窗构成的墙体,他面向阳光,把那个体型娇小的五边形扛在肩上。他们身旁是一块空地,有植物,还有收起的遮阳伞。
接着随人流深入,便能瞧见两座红砖砌成的高耸建筑物,他们呈夹角而立,如巨人般俯视芸芸众生。如果细看,便能发现边线处有纯白的细线描绘。当然,这只是他的边角,而我们此时位于他左边接近尾端的角落。其实从地图上看他更像是于最长边残缺的三角板,进入的开口就躲在缺口一端。
这是我们今日重点行程——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早在2011年开始,在政府的支持下,“以包豪斯为核心的西方现代设计系列收藏”从德国落户中国美术学院,是当年轰动中国文化界的事件。隔年,政府批准并建设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以推进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这是肩负着揭示设计与生活、艺术、社会、科学发展等关系的楼宇,是促进公众对物质文化变迁意义的了解,激发本土制造的创造特质;并建立中国的设计价值与产业发展的观察体系的重任的巨人。
这个巨人整个身躯有四层,地表以下还有延伸出一间咖啡厅。占地1.68万平方的他,有6300平方米的展示面积,4500平方米的库房,公共教育空间3000平方,1200平方米的研究空间以及2000平方米设施占地。博物馆除了展厅,还设有文献中心,驻馆设计师工作室,儿童工坊,多功能厅,报告厅,设计品商店,设计书店和屋顶花园等。
是于1992年普利兹克奖得主,还曾荣获2001年沃尔夫艺术奖,以及2009年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皇家金奖”的葡萄牙设计师瓦罗.西扎设计。
他的作品如此简洁单纯,却富有个性的张力,他注重和谐处理建筑元素间的相关性,在现代设计与历史环境之间建立深刻的联系,并因个性化的特质和对现代社会文化变化的敏锐捕捉,而受到普遍关注和承认。
他曾说,建筑师没有创造任何东西,他们在工作中参照以前的模式,并把他们进行转换以便对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作出回应。
此行,多半也是如此。
我们于门口汇聚,师长将入场券分发至每位组长手中,再传给每位同学。进门右转,视野逐渐开阔,入眼的就是一片白瓷铺设的大厅。一列身材纤薄形态各异的纸片人倚着墙边站立,目睹众人从入口而来,或顿足拍照,赞叹其妆容之美,或诧异从他们身上展现的不同形态,以至于不知如何张嘴。
是熟悉的中国古代人物,却因为异样线条,不同配色,展现出意料之外的美感。纸片人说,这是象棚,包豪斯人物空间剧场。是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与包豪斯德绍基金会合作的产物,目的是重新发掘“包豪斯舞台”当代价值。
谈论古人画像时,脑海里活跃的无非是充满韵味的诗情画意,万不会将西方绘画风格考虑其中。这是思维惯性,我们会顺着往前开拓的思路延伸,少有半路转折。倘若迈进未知的荒原,兴许拨开茂盛的枝叶,眼前会出现是,如此别致美感呢?
老师常说,设计师不能总按惯性思维设计,要善于转换角度。往时总不能理解具体含义,此刻恍然大悟,瞧着纸片人身前道路延伸出的更为广阔的空间,有同学三两为伴,拎着设备匿于转角。恰逢友人路过招呼,我缓步前行,迈向另一个时代。
当你在道路尽头左转,一片红黄蓝色块夹杂繁杂线条突如其来闯进你的眼眸。她们是如此跳脱,以至于哪怕你正和友人攀谈,也无法忽视她们带来的冲击。
那是些玩偶以及手工制品,摆在洁净的立方体上堆着,身旁立着“展示品,勿触碰”的字样。
此处围着不少姑娘。这是必然,没有谁会忽视美丽的器物,更何况纵使褪去眼前这些精灵身躯上的顶好衣裳,她们自身所具备的精美一样吸引人。
但我并未过多留步,寻了几个角度取材,便往深处走。我记着入门时看到有马西莫的男装展于展馆深处。
昨夜饭后与友人闲逛,瞅见不少服装店,却无一让我满意,若非图案老旧,便是版型过于异常。你无法想象标明适用于175高度的男装,拥有165方才适用的衣长,以及180的袖长。
“可能这就是所谓时尚。”我看到舍友报以无奈的笑容回应我,嘴角上挂满涩味。我了然,设计本该以人为本,美观是在满足实用性的基础上延伸的产物,而此些以美观牺牲实用性的产品,也阐释为何这店门可罗雀了。
今日,在大厅望见有男装展,便有莫可名状的悸动随步伐逐渐沸腾,如有小人从心底钻出,低声细语。
穿过方才拥有诸多色块展品的儿童工坊,是一条悠长的巷道,笔直深远。身旁并列而立的落地窗摄取室外流离的光,将走道照得敞亮。
路的尽头,视线被一分为二,右边的展台有手稿平躺于上面,顶端是灯板,投射出柔和的白光。
马西莫·奥斯蒂,出生于意大利博洛尼亚,早期是一位平面设计师,20世纪70年代进入服装设计领域,成为面料工程师和时尚设计师。
他创作的过程一般是一几根简单的线条开始,主要是为了将他的灵感记录下来。马西莫总会带上黑色的笔记本,有时或是一张纸,他还会将织物的小样或是裁好的图片别在纸上。
马莫西刚做设计师那会并不知道面料,对时尚亦一无所知,但却不满足当时市场已经呈现的材料与款式,最后却以一个新人的身份,颠覆了时尚界。在他的工作室中,一切都以非常直观方便的方式呈现。因为对新型材料的设计与衣型是同时进行,所以每季作品都有着创新以及尝试。
这一直都是师长教导的勇气,我始终是无法于日常作业将其融会贯通。他总说我绘画有些束缚感,便常常让我放开胆去想,去画。纵使清楚,执笔之时却又多半会产生束缚感,担心毁坏画作,担心师长责备,担心他人异样目光。
自然,不仅仅是我,其实如今诸多产品设计都在泥潭中挣扎,溅得浑身泥泞,却越陷越深。
最常见的无非是手机。近年总能在网上,看见大多数产品故步自封,一直徘徊过往,那未尝试的区域缭绕云雾,被诸多厂商视作洪荒猛兽。若iPhone没推出刘海屏,大家都还在为自家镜头如何,边距缩小一毫米沾沾自喜,扬言设计。他们不愿意冒险,拨开云雾,去发现另一片天地。尔后,人家开疆扩土,却紧紧跟随,将刘海屏稍作改进,又高呼原创。
这一直是我敬佩iPhone产品设计师的原因。我一直觉着,设计本该着眼未来,而不是屈居当下,若连突破的勇气都荡然全无,又以何自居设计师?
或许,他们缺的,并不是奇思妙想,而是马西莫这样一往无前的勇气罢了。设计总有是非功过,尝试突破了,剩下这些,任由市场评说便好。
视线的另一端,摆放着不再是手稿,而是成衣。他们裹住玻璃后的模特,于暖光灯下舒展身躯,反射衣表特有的质感。有些,身后是洁白光滑的墙体,有些,身后画上背景,旁边还立着小器物,宛若身临其境,令你忍不住挪动身形,将手掌落到玻璃上摩挲,似乎这样就能拉近彼此间的距离一般。
展品的件数不多,但你会发现每一步,所瞧见的展品介绍上的材料不尽相同。科技羊毛,星布纹,JJ23,上胶缎面。每件成衣,每段故事,都叙述着马莫西的辉煌。我能想象他从新人成长,每每尝试突破,逐笑颜开的模样。
今日之行,纵使就此离开,亦已有颇多收获,况且还有诸多展厅还未曾涉足呢?不多想,便沿旧路返回,于出口处的岔路,行进到西方现代设计展区——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选取了自19世纪中叶以来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作品730件,诉说西方现代设计150年的变迁。展厅分为三部分,“椅子中的椅子”“现代设计的先驱”和“景观社会:从制造到消费”,从设计品、设计师和设计与社会三个视角,描绘已然匿于岁月的过去。
较之男装展馆,这里开阔许多,人烟更是不如此前稀少。无论前往何处,总能用余光瞥见他人穿梭各处。往返于这此,有种愉悦之情弥漫,其中感觉一如你漫步于西湖边的清爽,那垂柳依依,那细雨纷纷,那伞下佳人,那诗情画意。暖光轻柔,她将历史拾起,从展品间越过,于众人耳尖一拢裙摆坐下,欢愉地摇摆纤细的下肢,再诉说诸多往事。
不管你喜欢品味历史也好,钟爱设计也罢。在这,一切基于设计的求知欲都将被一一满足。你可以瞧见展品所焕发的美感,阅读摆放于一旁的过往,包豪斯,孟菲斯,威廉.华根菲德尔,法兰克福厨房,那些耳熟能详不再活跃于纸上,他们淌过流年,出现在你眼前。从只言片语中臆想,往往不如直面相对来的真实,那些过往,会显露在每个展品表面,于你安静观摩时,不由发出“原来如此”的惊叹。
而我,品阅完生活物件展品,便在伊姆斯住宅展区停下。兴许,这名字不如包豪斯那般耳熟能详,成就却十分显著。
查尔斯·伊姆斯是室内设计大师,同时也是建筑师、发明家、工匠、科学家、电影人、设计教育家。他的设计涵盖了家具、違筑、影像与平面多个领域。
1907年,伊姆斯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他年轻时研习工程和建筑,并深受美国建筑大师弗兰克·赖特影响。1930年他创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将设计的脉络触及更多领域,后于1940年时,他与夫人共同完成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家庭陈设中的有机设计”展览,这奠基了他在有机设计方面的地位。
而伊姆斯夫妻两,更是“为生活而设计”运动的主要推动者,他们以自己的设计实现了用现代产品设计为日常生活服务的理想。后来夫妻俩设计并建造了自己的居所,因设计与材料的创新运用而远近闻名,这是“为生活而设计”和“有机设计”的完美阐释。
从展区左端迈往另一端,瞰展台前罗列着他们的平生过往,上面贴着无法于网络收集到的生活照,以及伊姆斯住宅设计想法。我已深陷其中,更有种已然随文字逆着年华驰行,落入当年伊姆斯健在的时光,与他们为伴的错觉。你不再是游客,更像是相伴已久的友人,一切过往都如亲临般真切。让你舍不得离去。
可错觉,始终是错觉。我被舍友的电话惊醒,方知友人多数已回到门口,准备离开校园觅食。
青春这词,总是匆忙,曾试图将其拽在手中,却只能瞅着她细腻的身躯从隙间溜走,与我道别。如今设计院校的课程设置,都由包豪斯教学理念延伸而来。我的四年,由包豪斯伊始,于包豪斯结束。
兴有遗憾,但于我,着实是驶向远方的诗里优雅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