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符21年,各地王侯混战不断,东晋王侯分封制将东晋王朝分为九国三十二州,其中以大楚和大周两个诸侯国最为强盛,白州隶属齐国境内,齐国地处东南,靠近沿海,在九大诸侯国内算下等国,国土仅仅坐拥白洲和流洲两地,两洲境内多山林,滩涂,白洲靠近内陆,流洲伴随沿海而生,互有通商,各立洲府,由于齐国国力弱小,且地处偏远,相较于其他诸侯大国而言,远离战火,是一个百姓安居乐业之地。
白洲西部小镇石桥镇集市中,一名十五六岁年纪的少年躺在藤条躺椅之上,面覆一本学书,双腿搭在面前摆卖西瓜的木桌之上,呼呼大睡。
“小瓜农,你爹来了!到东门老街门口了!”瓜摊旁肉摊上的一名相仿年纪的少年对着少年喊道,睡的正香的少年噗嗤一下从躺椅上滚落下来,粘着口水的书从脸庞掉落地上。
“小卖肉的,你怎么现在才说,你这小弟怎么当的,要是我被我爹打了,老子我拿你是问!”少年擦了擦口水,意犹未尽的从地上爬起,正午的阳光照在少年脸上,高鼻梁,瓜子脸,五官分明的脸上充满清秀和俊俏,特别一双深邃又充满灵性的眼睛,伴着少年偏瘦又高挑的身形,使这位少年看起来十分英俊。
少年骂骂咧咧捡起地上的书本,刚刚看到街道口走出一名提着两条鲫鱼的中年人,立马正经危坐,左手抱着书本,振振有词的念了起来。
中年人走到摊前,少年放下手中的书本,嬉皮笑脸的问道“爹,你回来了,今天渔获怎么样?”中年人看了看眼前的少年,又看了看少年手中倒拿的书本,缓缓说道“今天让你读背的几篇诗文读背的如何了?”
“爹你放心,你儿子我聪明绝顶,学啥都快,这点小事小事一庄啦。”
中年男人一把夺过少年手中书本,看着中间夹杂的一滩湿漉漉的不明液体,气不打一处来,举起挑鱼的单子就要动手“臭小子,让你多读点书你还来和我耍滑头,老子今天不好好收拾你一顿都对不起你读的这本书!”
“啊?别啊爹,有话好说!”少年顿时眉头拧成麻花一般,双腿抹了油一般连忙向旁边肉摊后的小河边跑去,“臭小子,别跑!”“不跑我屁股得开花,你别追我就不跑!”“喝哟,臭小子做错了事情好敢跑,今天我不把你狗腿打断这个老子给你当!”
父子两在闹市街头你追我赶,弄得市场中鸡飞狗跳,少年口中还不断大喊“救命啊救命啊,他老子要打死他儿子啦!救命啊!”
后面的中年人更是气得面红耳赤,追的更紧了。周围路过人群看着这对奇葩的父子两,不由得摇摇头。
少年跑到西街口一处菜摊边,连忙躲在菜摊中间一名老妇人身后,“王婶,救我呀,我爹他要大义灭亲。”老妇人摸了摸身后少年的头顶,宠溺的笑着说道“臭小子,又惹你爹生气了吧。”
少年嘻嘻一笑,不一会儿,一名中年男人气喘吁吁的追到菜摊面前,看着后面嬉皮笑脸的少年,气不打一处来“臭小子,再跑呀,我今天非得把你狗腿打断!”
王婶看着面前男人笑道“哎呀,老李,孩子都这么大了,还天天打他干嘛。”少年一看老妇人为自己撑腰,更是在后面吐着舌头扮着鬼脸,表情仿佛一种“你来打我呀,就打不到”的感觉,“王姐,这臭小子我天天让他多念点书,他不好好的念,还天天和隔壁张屠户家的小子净干坏事,前天卖鱼家的老周来找我告状,说这小子偷看她家女儿洗澡,昨天北街口饭庄的吴老板又来告诉我,这臭小子和吴家那小子昨天到他们那里后厨偷吃,我今天罚他背《道德经》,这小子和我偷懒,王姐,您别拦我,今天我非得把这小子狗腿给打断不可!”
男人越说越气,手中的木棒不由得紧了紧,看得少年两腿发软,“行了老李,打孩子也不能起到教育作用,你还能把他打死了不成?”
“就是,就是,你看看王婶对我多好。”少年在老妇人身后附和道,“唉你这臭小子,有王婶撑腰你就胆子大了是不是!?”男人走过来作势要打,少年赶紧蹲到妇人身后,“行啦,行啦,你们两父子两个大男人天天打打闹闹像什么话,别人看了还笑话。你先回去老李,我好好开导一下孩子,不要什么事情都要打他来解决。”夫人开解到。
男人无奈的摇了摇头“唉,王姐,这孩子实在太淘气了,又给您添麻烦了,回去我一定好好教育教育他。”
“哎呀,老李你先回去看着摊位,回去我好好让孩子和你认个错。”老妇人推着男人离开,临走时男人瞪了少年一眼,少年立马嬉皮笑脸,和他比了一个大大的鬼脸。
老妇人送走男人后,看着男孩温和的笑道“你呀,天天惹你父亲,他也不容易,你要学会理解他,少淘气一点呀。”
少年笑着抱住了老妇人的肩头,,嘻嘻哈哈道“还是王婶,最好,你看我这么帅气的脸蛋,被我爹打坏了这石桥镇得有多少黄花大闺女为我心碎呀,王婶还是您有大局观,让这些大闺女的将来考虑考虑。”“你呀,就是嘴贫。”王婶无奈道,少年谢过王婶后,离开了菜摊,站在北街口,伸了个长长了懒腰,望着借口父亲离开的背影,不由得长舒一口气,转身后脸色一黑,愤愤道“臭小卖肉的,我不给你点颜色看看真对不起我今天差点被我爹把我腿给打断了,看我待会不好好收拾你!”
少年骂骂咧咧的离开北街,一路人群熙熙攘攘,充满市井烟火之气,他一路边走边停留驻足观望一切有趣之事,耍猴人,腹语着,杂耍的,表演戏法的,每当有这些新奇玩意儿,少年总是走在人群前面,最后来到一天桥下,此处平日聚集的都是些江湖漂泊无依无靠的外向来此奔波劳碌之人,是石桥镇名副其实的三教九流混杂之地,久而久之,在此谋生做买卖的人也汇聚起来,有茶摊,戏台,还有说书人。
说书者是一个约不惑之年的老者,双目已瞎,双手老茧遍布,还有道道陈年伤疤,一看便知年轻时不是行伍出身就是江湖中的习武之人,老人满腹经纶,评书内容主要为一些江湖趣事和流于民间的高人侠客,这是这个少年每日都必须要光顾的地方,从十岁和父亲给他人送西瓜途径此地,听到老人讲吴国七剑客的故事开始,他就对这种江湖侠客充满了浓厚兴趣,特别北燕盗侠司徒流风,出身沧州流民之地,少年师从玄武门,练就一身武艺,特别轻功更是进入榛化之境,御风而行,早年间在江湖中劫富济贫,成为传颂江湖的一代侠盗,其人也俊美清秀,气质非凡,曾让多少少女为其怀春,后为一江湖卖唱女子,杀入楚国王宫,四年内七进七出,刺杀楚王,只为被楚王迫害致死的女子讨回公道,八千楚甲震三江,在此人面前如无人之境,吓得楚王睡觉时身披铠甲,剑不离身,只怕半夜司徒流云一记破风掌让自己婚归西天,后面此人为好友落入楚王圈套,与楚王2000近卫苦战一天一夜,不曾后退,不愿逃跑,最后精疲力竭,死于乱戟之下,屠戮楚王700楚甲,伤者400余人,还于千军之中削去楚王半只小指,从此楚王成为东晋诸侯国中唯一一位身受残疾的王侯,其他国人戏称楚国人其为断指楚,此事一次楚王在拜访吴国时被楚王听闻,查出吴国如此称楚,不由得大怒,以吴国叛晋为由对吴国开战,实在好笑。这些侠客人物,武艺高强,恩怨分明,洒脱自在,每一个不同的侠客都有其不同的故事,为后人流传,在天桥下听书的经历,让少年明白,除了安定报国,建功立业外,原来成为后人传颂的英雄还有这样的方式,从此在少年心底埋下一个种子,要成为如此风流人物,快意恩仇,纵情江湖,少年回过神来,在此驻足了许久了,想到自己今日被父亲追打经历,像是突然想起来了什么事情,摸了摸脑袋,路过说书老人的摊前,从瞎眼老人面前的木盒中偷摸了两枚铜钱,此时天桥下行人较少,少年本以为自己偷摸的行为不会被老人察觉,正当他将这两枚铜钱塞入自己口袋之时,瞎眼老人右手突然一下子钳制住少年肩膀,他想挣脱跑开,可面前这枯瘦瞎眼老头的手好似千斤巨石,大局少年动弹不得“小兄弟,又是你,上次从老朽这里拿的5枚铜钱打算什么时候还啊?”老人面朝少年,脸上出现慈爱的笑容,少年慌了“老头,你认错人了,我没拿你东西,赶紧放开我,不然我报官了....”少年心虚的狡辩道,老人也没有在为难少年,放开了少年,少年便立马跑开了,此时路过一车夫,看着少年跑远道背影,不由得摇了摇头“这臭小子,上次和一个小胖子子时来偷我马车轮毂,这种事情干了不是一次两次了。”老人笑着摇了摇头,说到“看来这小兄弟真是这里的混世魔王了,哈哈哈....”老人爽朗一笑,也许早已习惯少年的行为,少年跑出去了好远,长呼一口气“这老头,好像真的不是一般人,下次偷他要小心了。”不过少年转头看了看兜里的两枚铜钱战利品,咧嘴笑了笑,在旁边的小贩那里买了杯桂花汤满意的嘬了两口,内心满足的向自家瓜摊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