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兰山下
上起点读书APP,新人免费读14天畅读本书,新设备新账号下载立享

第一百二十八章 天意

  这一夜全城都在惶恐不安中度过,早上天亮就发现上游的河水已经突破堤岸,从西门前流过,绕过南门汇入新生成的东川湖。

  军士来报,河对岸有人,黄公公等人急切登上城楼,离得甚远,看不清楚面容,但穿着打扮,应该是段将军。

  确实是段将军,黑石川的洪水一天就停息了,这是突袭的好时候,但以马副总兵为首的部分将领持反对意见,汪监军手底下至少还有数千兵士,朝廷的圣旨没到,名不正言不顺的,我们拼这个老命干什么。再说了,按时间推算,圣旨应该到兰州了,等朝廷的命令才是万全之策。

  探哨来报,兰州的洪水更烈,已经没办法来往消息。段将军只能亲自来一趟,看看到底什么情况。

  到达黄河北岸,就见洪水浩荡,所有过河通道均已断绝。只能向对岸呼喊招手。

  已经顾不上许多,黄公公急召来传旨太监,对着段将军大声宣读圣旨,喉咙都喊破了,对岸没有一点反应。

  段将军是没听到,城里的军民却听得真切,这才知道汪监军那些滔天罪恶只打个八十大板就了事了,还让他继续留任甘肃监军。百姓们议论纷纷。

  有锦衣卫提议,声音传不过去,可以用旗语发令。

  黄公公忙让军士找来旗帜,锦衣卫登上城楼最高处挥舞。

  段将军第一遍还以为看错了,示意再挥一遍,前后一致,顿时心如死灰,那几面轻飘飘的旗子像一杆大铁锤重重砸在胸口,憋闷得喘不过气。

  所有的希望都落空了,站在当年大王子战死的地方,自己在这里一战成名,现在却又困绝于此。

  仰天长叹,难不成真的苍天无眼,任由奸恶猖狂。征战杀伐十几年,历尽艰难困苦,从没有过如此强烈的绝望与无助,现在怎么办,自己该如何作为,仰望苍穹,找不到答案。

  见他一动不动,看样子旗语也不灵,李公公灵机一动:距离太远,估计段同知看不明白,让军士们一起大喊,肯定能传到对岸。

  这主意不错,黄公公组织城上军士一起朗读圣旨,传旨太监道:内容太多,军士背不下来,就喊汪监军官复原职他肯定能明白。

  将喊话内容斟酌了一下,军士们在黄公公的指挥下一遍遍大喊:天意已决,圣旨已到,汪监军官复原职。

  整齐划一雄壮有力的声音隔河传过来,仿佛真的是上天在发令,震得人头脑发胀,脊背发凉。

  已无回天之力,段将军真想投入这滚滚黄河,不再理会这是非不分黑白颠倒的世界。

  与这个浑浊世界相比,眼前的黄河无比地清澈纯净。

  城下的百姓躁动起来,不知道是谁起的头,他们也喊叫起来,内容却是:杀了汪监军。

  应和的声音越来越多,声浪渐渐盖过士兵,黄公公大声叱骂,锦衣卫抽刀威胁,百姓丝毫不为之所动。

  黄公公大骂:这群不知死活的乱民,给我杀了他们,我看谁敢忤逆圣意。

  到底是忠心耿耿的锦衣卫,完全不顾及自己只有几十人,挥舞着钢刀冲进人群,百姓虽然人多势众,但手里没有武器,武功和锦衣卫这种精锐之师更不能相提并论,一时间多人受伤倒地,城头乱作一团。

  有军士不忍自己乡邻被屠杀,冲进人群阻拦锦衣卫。

  黄公公更怒了,百姓无法无天也就算了,军士竟敢如此,喝令对忤逆之徒格杀勿论,绝不能手软,要用血淋淋的人头震慑这群不知道好歹的乱民乱兵。

  人头是砍下来了,变乱却并未平息,不但没有平息,反惹得举城暴怒,城下的百姓拿着挖土的工具涌上城墙,兰州卫的兵卒纷纷抄起武器围攻锦衣卫,瞬时间十余名锦衣卫横尸城头。

  眼见天使要让团灭到这兰州城上,潘指挥带领部众冲进人群,将两边分开,喝令双方不得轻举枉动。

  军民就这么僵持的城头,人群中又传来呐喊声:杀了汪监军。这次喊的人不只是百姓了,兰州卫的兵卒喊的更大声。

  激荡的情绪蔓延开来,从城头到城下,从城北到城南,从大街到小巷,从王府到民家,从男人到女人,从大人到小孩。全城所有人都高声呐喊,声音从嘈杂凌乱变得整齐划一。

  声音传到南山,困在山上的百姓也跟着齐声呐喊。

  杀了汪监军,杀了汪监军,杀了汪监军。

  城里城外的声音汇聚山谷,群山回应,大地随之震颤,黄河为之咆哮。

  万千百姓的怒火直冲云霄,风云激荡,惊雷随之炸响,天地为之变色。

  立在岸边的段将军被绵延不绝的声浪激荡冲击,浑身上下禁不住剧烈颤抖,猛然间灵台空明、大彻大悟。

  什么是天意,这便是天意。

  什么是圣旨,这才是圣旨。

  长枪横举,大喝一声:末将,得令。

  策马奔北而去。

  方生立在城头,泪流满面。

  黄公公气得暴跳如雷:野蛮之城,忤逆之城,无法无天之城。远远看到方生,怒道:定是他,定是他撺掇百姓这么干的,来人,给我拿下。

  李公公都快让他的刚勇吓哭了,一把抱住,拿手捂住他的嘴,急得:我的老祖宗,你消停点吧。

  潘指挥担心事态扩大,护送着黄公公等人下城回到卫府,派重兵把守。

  黄公公到了城下仍不屈服,不停高喊:野蛮之城,忤逆之城,无法无天之城。

  军士急匆匆跑进来:城外有人叫门,言说是甘肃总兵。

  真是及时雨,黄公公高兴得从地上蹦起来:赶快开门迎接,有平羌将军在,我看谁敢造次。

  平羌将军宋晟带领几百兵丁蹚着一尺多深的洪水进城,士兵又赶快把门封上。

  黄公公不等他下马,跑过去抓住宋晟的手哭诉:大将军,您可算来了,再晚来半刻,咱家就让这些乱民活吃了。

  宋总兵下马进了卫府,不理会黄公公的絮絮叨叨,道:传旨的公公是否已到兰州。

  李公公忙把传旨太监唤来。

  宋总兵道:紧赶慢赶还是晚了一步,圣旨何在。

  黄公公双手捧过圣旨,宋总兵接过去,并未打开看,直接扔到旁边煮茶的火盆里。

  吓得一众人惊呼,传旨太监急呼:将军万万不敢,这可是圣旨。

  黄公公更是一阵眩晕,心道:又来一个造反的。

  宋总兵道:圣上有令。

  现场所有人齐刷刷跪倒在地,原来有新的旨意。

  宋总兵道:甘肃镇监军汪成龙,搜刮乡里,贪墨无度,与外邦奸人勾结,破坏朝贡大计,更蓄养死士,私藏兵甲,意图谋反,罪不容诛,着立即将该逆犯缉拿,押送京师。

  黄公公彻底晕过去了。

  宋总兵道:本将收到的是军令,就不给列位看了,可有异议。

  众人忙道:不敢不敢,我们听大将军的。

  宋总兵道:那就好,现在是什么情况,汪逆人在何处。

  李公公将最近尤其是今天发生的事情汇报了一遍。

  宋总兵前几天从京师返回甘肃,刚走到秦州便收到皇上八百里加急发来的军令,命他截留销毁发往兰州的圣旨,并将汪成龙带回京师,便马不停蹄地赶来,没想到还是晚了一步,所幸黄河泛滥,圣旨并没传达到前线,只段将军一人得到一个模棱两可的旨意。

  宋总兵道:如此本将要即刻赶往黑石川,谁有办法过河。

  所有人都不吭气了。

  宋总兵道:过不了河,不管前线将领遵从黄公公指令放了汪逆,还是依百姓呼喊杀了汪逆,均是不遵圣意。

  刚让抢救过来的黄公公听到这个,又让吓得迷糊了,这怎么把锅扣到我头上了。

  躲在大堂角落的老金一家大气都不敢喘一声,没留神让金花跑了出去。

  金花走到宋总兵面前道:我舅舅有办法过河。

  着人找来方生,听闻朝廷对汪监军的处理有变,方生大喜,马上有了主意,不敢耽搁,和家人告别后,立即动身,段将军明摆着打算孤注一掷。一定要赶在他动手之前到达黑石川。

  带着宋总兵蹚着二尺多深的水出了城门,沿着洪水边缘向东前进,过蔡园子峡时发现比之前预料的更糟糕。

  浪渣几乎将绵长的峡谷完全堵塞,并且回水旋转,越来越多的浪渣填入峡谷。就算最终水位上涨从峡谷上方漫过,这么多的浪渣,多久才能冲开,如果冲不开,黄河便一直维持高水位,兰州城便一直泡在水里。

  给宋总兵建议,派军士回城,告诉潘指挥,水位会快速升高,要做长期被困的准备。同时向下游地区传讯,要随时观察水情,防止堰塞突然解体,大水冲击下游河谷。

  宋总兵倒是爽快,也不多问,便令手下依方生建议执行。

  一行人又顺着河道走了数里,终于找到一稍平缓处,跃马下了河道,此时下游几乎断流,骑马就能趟过去。顺利穿过河岸,一上岸便向北进发。

魏家老七 · 作家说
上起点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