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兰山下
上起点读书APP,新人免费读14天畅读本书,新设备新账号下载立享

第一百三十章 孤岛

  越来越多的浪渣填入峡谷,下泄的河水越来越少,滞留在河谷的水便越来越多,兰州城外的水线猛涨,方生走后的当天晚上,四门都已浸入水中,西南两门稍好,水位五尺左右,东门最甚,已经超过一丈了。

  很多百姓官员都后悔当初没跟着城外的百姓转移到山上,现在人家高高在上,虽然无家可归,最起码没有生命危险,城里可不一样,万一大水漫进来,就全让灌老鼠了。

  到第二天下午,东门水线已经接近两丈,其它各处普遍超过一丈。整个河谷地区,除了南北两山,都浸泡在水里,兰州城变成一座孤岛。

  所幸此后,水线再没什么变化,一直到晚上,还是维持在这个水平,不涨也不落,应该是前方水位已经超过峡谷,来水从河谷上方漫过去了。

  黄李二人听完潘指挥的讲解,终于松了一口气,最起码有希望了,他们俩担心洪水涨个不停,把城给淹了,早早就占领了城市最高处,更担心的是,虽然民乱平息了,但指不定这些人什么时候脑子又犯浑,二人与剩下的锦衣卫便紧随着潘指挥的甘州中卫不敢离开。

  来水和出水相互平衡,漫城是不会了,但峡谷一天不通,河谷的积水就一天不散,全城严阵以待。

  潘指挥让士兵在下面装好沙袋背上城墙,堆积在各个不同点位,以备不时之需。又派士兵用钩索捕捞漂在水面的木头柴草,尤其是大树,越多越好,捞上来也全堆积在城头上。

  城外一片汪洋,城内也好不到哪去,老鼠泛滥成灾了。

  紧接着不停有军士来报,好几处城墙根有水渗出,随着浸泡时间日久,渗透情况越来越多,封堵的城门也有水渗出,不但如此,各处水井也开始咕咕冒水,原本干旱少雨,打几丈才能见到水的兰州城,一下子冒出来很多趵突泉。

  井水与城墙渗水合流,在街道上形成一条条小河,最终汇集在低洼处,积水面积越来越大。

  不用洪水翻过城墙,光井喷就能把里面淹了。

  见潘指挥还在奋力打捞大树木头,黄公公怒斥:这都什么时候了,不想着多扎几艘筏子逃命,捞什么木头。再名贵的木料和命比起来有什么用。这些木头能载着人过河吗。

  见对方只顾着打捞,没空搭理自己,又让人找来河桥巡检,命令他准备筏子,把人往城外转移。

  巡检道:城里这么多人,得需要多少筏子才能运出去,库里的筏子只剩一个,现扎也没那么多材料。

  黄公公急道:有一个就行,先把我与李公公送到山上。

  巡检道:潘指挥有令,除非全城百姓一起转移,否则任何官员士卒不得出城,谁敢私自下水,以临阵脱逃论,军法从事,立即斩杀。

  黄公公怒道:他潘指挥再牛能管到我头上吗。我现在命令你,立即去抬筏子。

  巡检带人将仅有的一艘筏子抬上城,扔到他旁边,黄公公奇道:下水啊,扔地上干什么。

  巡检道:潘指挥管不了您,却杀得了我,筏子就在这,公公自己划走吧。说完带着他的手下又去装沙袋了。

  黄李二位公公傻眼了,叫来锦衣卫一起想办法,水位虽然很高,但离城头却还很远,筏子能扔下去,人怎么下去,就算用绳子掉下去,筏子怎么摆弄,这群人没一个会啊,水流湍急,满河的木头浪渣,一不留神就翻船没命了。

  黄公公急得跳脚,又在叫骂:野蛮之城,忤逆之城,无法无天之城。不过现在却没那么大声了。

  当晚,城还是塌了,并没塌在水位最深的东门附近,而是西门旁的一段城墙让水冲跨了。

  黄河水位抬高,堵住了阿干河的入河口,迫使来水从官道附近泛出河道直接进入兰州河谷,后来水位继续抬高,表面上已经看不出阿干河的水流方向,但其实一直顺着这一侧冲击城墙,本就泡得不结实的墙体,这么持续不断的冲刷,终于塌了。

  所幸发现及时,缺口并不大,但还是涌进来大量洪水,将城墙边的房屋冲垮,在水流的冲刷下,豁口越来越大。

  守在东门的潘指挥带着兵士,扛着木头冲过来,百姓们纷纷扛着沙袋上城,肃王也带着王府卫队前来支援,两队人从缺口两侧不停扔大木沙袋,奋战到半夜才终于堵住。

  满城的水已经涨到一尺高了,人们仍在水里掏挖沙石,装填沙袋,缺口需要堵结实,还要补充城头的储备,防止下次决口。

  肃王命令将士们抓紧休整,士兵们也没地方去,只能在随意躺在城墙上。潘指挥却不敢休息,一直跟在肃王后面。

  躲在城楼的黄公公见肃王到来,忙跪下行礼,趴在地上哭诉:这兰州城要毁了。

  肃王笑道:没事,有二位公公在,有本王在,有全城军民在,毁不了。即便城让冲垮了,我等都没了,山上还有大批军士百姓,兰州城还会重新建起来,新的兰州城肯定更大更坚固,也更繁华。

  黄公公心里嘀咕:这高调唱的,当然想归想,嘴上是一通颂扬。

  老金一家也累得够呛,老金和天元往城头背沙袋,金夫人和方夫人、金花在下面挖沙装袋子。会战结束,一家人躺在卫府大堂的屋檐下一动都不想动。

  金夫人道:水没淹死人,先把人累死了,如果再破个口子,打死我也不去了。谁爱去谁去。

  话音刚落,城头上锣声响起,东城破了,所有军民立即登城。

  连日的浸泡,东城终于还是扛不住了,靠近东北角的地方塌了个豁口。东边水位远高于西边,豁口处直接形成一面瀑布。

  说归说,一家人还是骂骂咧咧地向外跑。

  这边水位高,提前准备的东西也充足,在军民合力围堵,缺口还是堵住了。等完工的时候已经东方见白。

  这次算是彻底累瘫了。城里的水位涨到了三尺,没办法回卫府,只能在城头找了块地方休息。

  方夫人叹息:这一拨又一拨的,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老金道:只要大水不退,就停不了,城墙越泡越软,估计今天还会破。

  金夫人骂道:你说这潭秀才这些年都干什么吃了,城墙到处的窟窿眼,从来没见他修过,以前于老爷在的时候,五年一大修,三年一小修。就连那个冯指挥也知道把城墙翻新一下,潭秀才倒好,连个老鼠洞都不塞起来。这次可算是完蛋了。

  老金道:别老说丧气话,浪渣再多能把黄河堵绝了吗,几天就冲开了。

  躺在旁边的天元道:几天冲不开,我在城上搬木头的时候,有个当兵的向潘指挥汇报,说是舅舅让他来的,舅舅说浪渣把蔡园子峡堵结实了,十天半个月都不一定通开。

  方夫人道:没事,多少大风大浪都过来了,这次肯定没事,再说了,这一城的人呢,我就不相信老天爷会让这么多百姓全灭了。

  金花道:蔡园子峡不通开,这么泡下去,不用太久,再过个三五天,这一城的人估计真就灭了。

  金夫人道:你舅舅也是,他光报信了,也不说该怎么办,难不成让大家都在这里等死吗。

  天元道:舅舅走的时候说了,除非神仙来,用沉香劈山救母的那把斧子才能破开峡谷。

  老金道:那不扯淡吗。

  金夫人道:胡说什么,上次救李妹妹的时候他们俩求神仙,神仙不就来了。现在再求求,说不定神仙还会来帮大家。

  金花道:早求过了,我和哥哥都求了好几遍。

  老金道:我就说不靠谱吗。

  天元突然爬起来:我有办法,我有办法。

  几人奇怪你一个半大小子能有什么办法,难不成你是沉香转世,就算是,你的斧子在哪。

  天元道:我没有,妹妹有。

  这话说得,一家人都糊涂了,家里是有把劈柴的破斧头,那个管什么用,就算管用,也留在家里没带来,现在早让洪水冲走了。

  天元道:不是那个,你们都忘了吗,妹妹以前生病,遇到个怪老头,非要收妹妹当徒弟,还说要送个见面礼,那宝贝威力可大了,能劈山破海。

  他这么一提系,老金两口子想起来了,是有这么回事。那老头确实说过要送个礼物,没带来,好像藏在哪个山上。时间太久远,如果不是天元提起,早就忘得一干二净。

  方夫人和金花自然没什么印象,毕竟那时候金花还太小了,老金两口子一直以为老头就是随口一说,佯仪了一下,认不得真。所以也从没提过,慢慢就忘得一干二净。

  两口子仔细回忆当时的场景,好像说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去拿。

  天元道:这还不到万不得已,眼看就让淹死了,全城的人都快让淹死了。

  道理归道理,但只记得是往西走多少里来着,具体在哪座山却忘得一干二净。兰州附近其他东西不多见,各种山却多了去,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累死都找不到。

  方夫人道:不管在哪,找总比不找强,既然老道说是金花的,那到时候肯定有办法。

  老金琢磨了一会起身道:我这就去找潘指挥,让他送我们出城。

  潘指挥听他絮絮叨叨讲了半天,奇怪道:神仙?能劈开峡谷的宝贝?还必须你女儿去拿。

  老金点点头:是的,神仙是这么说的,当时段将军李佥事都在,金天观的孙道长也在,他们可以作证。

  好巧不巧,他说的这几个人现在都不在兰州。

  潘指挥道:老金,我与方生虽然只见过数面,但视其为至交,方先生于全城百姓有恩,他的家人我理应照顾,但现在大水围城,我如果徇了私送你出去,军民信心瞬间溃散,这座城就真的守不住了,肃王爷都坚守不退,亲自登城指挥,你我还有什么理由逃避。

  说完他就走了。

  老金撵在后面大喊:潘指挥,真没骗你,放我们出去,全城百姓就有救了。

  有军士拦住他,见是方生家人,不好动粗,但放他过去却是万万不可,有一军士道:金家姐夫,潘指挥都两天没合眼了,你就别再为难他了。

  老金急道:我真的没骗人,我女儿真的认识神仙,真的有办法救大家。

  军士道:这我们知道,全城都知道,方先生是神仙,但他在的时候也是一样没办法啊。姐夫,你就安安稳稳待着,我们一定能守住城池。

  军士强把他架回去:接下来你们不要干活了,就待在原地好好休息。

魏家老七 · 作家说
上起点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