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瓦希尔是一名技官,高级技官。如今他是为帝国效力的庞大集团中的一份子。而“技官”这个称号更像是一种荣誉的象征——在如今的帝国军团当中,有的人可能不会尊重长官或者文职官员,但不会有人不尊重技官。
不仅因为技官的珍贵稀少,还在于他们职务的特殊性。这些人类机师负责维护目前已有的所有武器装备,尤其是那些庞大的钢铁巨兽。
据官方的数据显示:一艘陆行战列舰,就需要超过40名技官的维护,而航空战列舰则需要30名。
至于体型最大最难处理的航海战列舰,更是需要60人以上。
很有意思的是帝国所有军事力量中最强的单位都是战列舰。海陆空三军分别对应着航海、陆行、航空这三种不同的型号的战舰。
这也是自新时代以来人类军方的特性,因为小型的载具无法应对长期的作战——特别是在外面都是核废土这种几乎无法得到补给的地方。
通常帝国军舰的编制与前代文明相同,依旧是以从小到大:护卫舰、驱逐舰、巡洋舰、战列舰,航母也有生产。但由于体量大小不一,于是诸多不同的分支诞生而出。
如驱逐舰一种,就有突击驱逐舰(高速移动出名)、装甲驱逐舰(装甲强,舰炮数量更多)、集群驱逐舰(电战能力和舰载机数目更多,有“次级战斗航母”之称)……等等分支。
而为了方便进行全球化的制式建造和量产,军舰的各类型号一般来讲都会被刻意忽略。
也就是说大部分帝国军队,甚至连海军士兵。都不一定能了解所有战舰的细节差距。
但对于阿瓦希尔这种职业技术人员来讲,对于各种型号的战舰能做到倒背如流,只是基本功。作为曾在帝国军工科技大学研学数年的他来讲,在高级技官当中,他也是出身较高的那一种。
这就不得不提到技官的特性,他们大多都是来自于一些世家,因为他们必须从小就开始熟悉机械。
而在入学之后,他们则会专精于一项军种,也就是海陆空当中进行挑选。
在步入大学之后,他们则会更加专心于一类积极的构造,比如说军舰或者较小的战车与机甲。
当然,也有不少人是奔着枪械设计和单兵装备去的,只不过这些科目参与的人数并不是很多。
绝大多数的技官都会选择军舰学,因为战舰是人类目前最大的战争手段。目前帝国现役军舰就已超过了18000艘。
阿瓦希尔是一名高级技官,他之所以能够得到如此殊荣,是因为他曾为帝国而战,并且取得了胜利。
于帝国历231年开始至264年结束的平叛战争,又被称作“33年叛乱战争”。
一些远离首都的高级总督,试图恢复贵族制和世袭制度。而在遭到当代皇帝马克西米连诺一世的拒绝之后,他们立刻宣布脱离帝国。
而皇帝也立刻做出对应,亲自带兵前往平定叛乱,阿瓦希尔则是当时被动员的帝国技官。
由于他所待的军舰——陆行重型驱逐舰、1.02万吨的威灵顿级、马林斯上校号,在这场战争当中表现非凡,全体船员都得到了特别嘉奖。
阿瓦希尔。至今仍清晰地记着那场战斗——一艘属于叛军的战列巡洋舰、49,000吨的陆行舰,向他们发起冲锋,300毫米口径的重炮差一点就蒸发了船长舱。好几名同僚都在抢修的过程当中被灼热的机器烫伤,有一个倒霉蛋还被掉落的金属块砸断了脖子。
阿尔希尔是作为一名军舰工程学学员在当时还只有20来岁。才刚毕业,就被拉上了战场。因为是高等教育所培养出的人才,所以他刚一参军就成为了低级技官,而无需从学徒做起。
从未见过如此血腥场面的年轻人被吓得手足无措的,幸好一旁的上士没给他面留面子,直接一个耳光就把他打醒了。
“你在干什么?是等死吗?站在那儿只会死的更快,赶紧动起来!”作为参加过战争的老兵,动力舱的值班军官,杰克上士。没有被这种景象吓到。
他咆哮起来的那种愤怒的气焰,仿佛把死亡从这狭小的舱室当中吓出去了,似乎那滚烫而灼热的机械以及开裂的金属。夹板依旧可靠。
阿瓦希尔。在事后经常默默感谢那名叫做杰克的上士,多亏了他,自己当时才能及时反应过来,并协助同僚抢修动力室,不然的话,那场战斗的结果可能就要发生很大的改变。
最后在全体船员的奋斗之下,他们战胜了比自己强的敌人。随着一发精准的炮弹滑入敌方已被轰开的外侧装甲,引爆弹药舱并引发了一系列的殉爆。
阿瓦希尔在那之后领到了勋章,官职也从低级技官升为了中级。
不过由于他们的战舰同样受损严重,必须返厂进行大修。阿瓦希尔在之后没有加入正面战场,而是退居了二线,帮助其他的技官一起维修装备。
后来他也有幸见到了一艘真正的战列舰——68,000吨的普通战列舰。
当时还是个年轻的人的机关,被他深深的震撼到那艘庞大的陆行舰,足足有5层楼那么高——这还是不算上炮台与舰桥的高度。很难想象这艘拥有460毫米重炮的战列舰居然还不是无畏级,甚至连前无畏级都算不上。
不过后来他也有幸得到了更加具体的参数——目前帝国能造出的最大体型的战列舰。是21万吨的无畏级陆行舰,据说是叫皇权号。
不仅如此,还有一种传闻说帝国将把20万吨以上的战列舰划为大无畏级。
但在阿瓦希尔所了解到的信息当中,标准的无畏级战列舰已经是15万吨以上的庞然巨物,整个帝国都没有多少,还想再花大价钱组建一支大无畏级舰队,恐怕只是痴人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