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时代
上起点读书APP,新人免费读14天畅读本书,新设备新账号下载立享

003 战舰(下)

  海权时代,这是一个相当古老的词汇。

  反正帝国可以确定自己并不是第一个以军舰视作国家主力的集权制国家。

  据说在前代文明的、比较早的年代里,人类们还在依靠风力来驱动帆船战斗。

  但也许在更早的时候,人类就像大海视作自己的命脉。

  而在如今的帝国,虽然海水已经不再是生命的摇篮,但海洋的面积确实比曾经更加的大了。

  消融的两极冰盖虽然在很多滨海地区凝结了新型的冰川,有效降低了海平面,但也同样将前代文明的核心吞没。

  换句话来讲,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了大冰盖,可只要你跑到沿海地区,就能看到宛如南极冰川的景象。

  据帝国学者统计,现在的地球所拥有的被冰雪覆盖的地区,甚至接近了冰河时代。

  只是大部分的冰川不是在两级地区所凝结而成反而是均匀分布。这也导致了帝国航海舰队的每一艘船都拥有着破冰功能。

  毕竟无论开到哪个海域都能看到大面积的浮冰,而如果这几个月的气候偏低,那整个海面都会被冻结。

  不过可以想象,温室效应大概是不用担心了。毕竟哪怕是在沙漠地区,年平均温度也始终稳定在10℃以下,况且地球现在的光照强度比以前还要强。这是由于巨量太空垃圾的存在,虽然没有遮挡,太阳向地球所散发的辐射,反而在一系列复杂和匪夷所思的折射当中,强化了这一过程。

  因此帝国公民们外出要穿防护服的原因也不全是因为越发微弱的核辐射,很有可能还在防紫外线。

  言归正传。因为充沛的辐射,帝国军舰的第二大动力来源就是太阳能。大量太阳能板藏于装甲层的下方,再无作战任务时就会张开,战士在收缩回去,必要时还可以充当应急装甲板的作用。

  而作为主要动力的核能,其实也并没有太多的新意,不过为了能够提高热效率,而不是单纯的“烧开水”,帝国工程师们还是采用了“热气机”的方案。这个诞生于。前代文明的机械装置在动力上略显不足,但是在任何其他方面都相当出色。

  在对其输出功力进行大刀阔斧的改进之后,人们还是成功的解决了动力不足这个问题,并将其热效率提高到了50~60%,一艘战列舰级的军舰一般会有两个冷核聚变反应炉,每台反应炉都可以单独供给4个动力舱室的供应。

  但由于某位天才工程师的出色发明,两台。反应炉同时给8个动力舱室供能,在浪费了大量甲板空间和吨位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功率。

  虽然这一出色而又坑爹的设计成功,给后勤人员造成巨量的麻烦,因为这意味着任何一个动力舱出错,都要同时给两台反应炉进行检查,但平心而论这成功解决了动力供能不足的问题。

  虽然反应炉采用的是冷核聚变,但其实就是把聚变发动机的输出温度从1亿℃硬是生拉硬拽到了20万摄氏度以下,同时将其续航能力大幅度的提升。

  据帝国工程部门透露。一台小型冷核聚变发动机,如果是军用的话,可以持续供能60年都不需要停下。而停下的目的也仅仅是进行一次深度检修而已,一台发动机所采用的原料足够持续运行490年,才需添入新的堆芯。

  这对于各类资源都不算富裕,而且还有一个大烂摊子等去收拾的帝国来说,无疑才是真正的合算买卖。

  但这也造就了一个问题,就是这种型号的反应堆时不时就会出现供电。不稳定的情况也就是从常规的20万℃出现八万到四十万摄氏度之间的不断起伏。虽说制造聚变发动机的材料足够承受5,000万度以下的突发情况,可动力仓承受不起。

  突然出现供电能量过大或供电能量过小,对于正在运行的军舰来说是很致命的,哪怕动力舱是在各种保险设备的加持下有一定的预备。但你一下子把输出功率减低50%,这很明显就承受不起。

  所以帝国军舰对于聚变发动机的要求是温度可以过高,但绝不能过低。

  可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因为研发这种发动机的目的就是为了降温,所以凡是出现这种被称为“冷闪”的现象时,绝大多数都是奔着输出功率不足去的。

  而这种双重功能很有效的避免这一问题,只需要在一台机子出问题时,将另外一台机的输出功率略微提高一些就行。

  为了确保在打仗的时候不突然掉链子,后勤人员也只能咬牙认了,毕竟维修花费造价大,是个大麻烦,整条船直接报销了,那又是另外一码子事。

  除此之外帝国军舰很诡异的放弃了导弹的大规模使用。

  他们似乎已经完全回到了大炮巨舰的时代,而彻底放弃了大型号导弹的攻击方式。

  其实这种说法是没有太明确依据的,几乎每一艘帝国军舰都有成型的导弹攻击模块。但问题是除了攻击模块之外,他们的防空模块以及反导弹手段则更加强大。

  在平叛战争期间,双方曾经试图提前引发决战。而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无论是叛军还是帝国军,都调动了2000以上的军舰,以期用远距离导弹将对方一锅端掉,或者至少干扰其后勤和机动能力。

  可结果是双方在半天的时间里互相发射了超过10万颗导弹,注意是导弹不是炮弹。几乎囊括了除核武器之外的所有导弹类型。造成的舰船损失,双方加起来都没有超过5%。

  而所花的钱则足够再造一支双方总数7%规模的舰队了。

  毕竟一炮那是几千几万块,一发导弹那就是几百万几千万了。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帝国完全放弃了导弹的作风,相反他们开始追求小导弹的运用。

  这些速度快体梁小静准不高的导弹,和舰炮炮弹一起成为了战场主流。

  同时电子战和舰载机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当中,虽然如今的帝国仍然没能掌握高级别的AI,但是较为愚蠢的VI倒是可以制造出来了。

  不过他们确实是比较蠢,导致每一艘舰载机都背后都需要一名飞行员进行操作。而这也不可避免地提升了军舰的体量,否则他们就无法容纳数量众多的船员。

  不过在几百年之后,随着科技的先进和外敌入侵的预防猛烈帝国,也不得不改变他们的战争理念和军舰使用方式。

2244Kk · 作家说
上起点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