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时代
上起点读书APP,新人免费读14天畅读本书,新设备新账号下载立享

006 战士与技官

  说实话,阿瓦希尔没有想到自己会有一名普通的尉官进行合作的时候。

  毕竟自己是拥有军功勋章的高级技官,可他拥有同等头衔的人,在整个帝国当中也不过万。

  当然,他也不会想到自己身边的这位“普通尉官”会在未来做出如何的壮举。

  只不过就目前来看这名叫做伊诺斯-尤尔的女军人,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她看起来不过20多岁,而且有大多数女人都无法企及高挑身高和结实肌肉,灰色的及肩发以及灰色的双眼。

  同时,阿瓦希尔注意到了,这位女士即便是在安全的环境下,也保持高度警惕。

  于是他略带好奇的开口问道:“伊诺斯上尉,能跟我讲讲您的参军经历吗?”

  女人稍微犹豫了一下,接着严肃的开口。“没问题,长官。”

  技官注意到了她的犹豫,便猜测到她很有可能是在战争当中有过什么悲惨的经历,其实这种经历并不少见,但是这不代表它们就能被随便提起。

  于是他有点后悔自己这么鲁莽的开口,并想转移话题。

  “你的故事我们可以稍后再讲。”他顿了顿,好把后面没讲出来的话讲完,低音这地方嘈杂的噪音确实很容易打断人的思绪。“我想你应该先带领你的小队,送我去到那什么……任务地点。”

  “没问题,长官。”上尉没有说任何多余的话,也没有参加任何的情感,只是招呼了一下身边严阵以待的士兵。

  不过技官注意到了,这些人身上的装备和武器,和他之前所见到的大多数士兵不太一样。

  不过碍于现在他还在执行任务,而且一般来讲,先进的武器装备都跟机密离不开关系,他开始忍住了,身为一名技官的好奇心。

  事实证明他的直觉是正确的。伊诺斯和她的手下所穿戴的是帝国目前最为先进的单兵护甲,而伊诺斯也不仅仅是个上士而已。

  这些装甲一般被称作动力外骨骼,而他的猎装对象也不仅仅是特种部队那么简单。

  实际上伊诺斯-尤尔不是一名普通的人类士兵,而是基因改造工程的产物,是帝国的新一代超级战士——技官阿瓦希尔怎么都不会想到,这位看起来只有他一半大的女人,会比他刚过世的奶奶还年长。

  但很明显现在不是去想这些的时候。

  就在几天之前,阿瓦希尔突然接到上级命令,说有一名智库的成员要接见他,并调派他去往别的军工厂进行工作。

  智库内部的派别和上下级关系独树一帜。他们进行分类的方式。只有两大种一是所擅长的学术领域,二是自身在这一方面的学术成就。

  前者衍生出了一系列的前缀头衔:比如军工业的智库成员,被称为工业智库;而从事。医学和生物学方面的称作生化智库或医疗智库。

  而后者则是明确了上下级关系。从低到高为学徒、学士、导师和大导师。

  一般来讲,作为高级技术人员高级技官所对应的智库阶级在导师到大导师之间。

  但这也要看具体情况。比如阿瓦希尔这种从事的大人物,那他就有资格配得上导师级别以上的智库身份;但如果是一些从事较为冷门或者不那么重要的专业,那他。即便是一名高级警官,也顶多与一名导师的身份相当。

  “这边走,先生。”一名身穿橘黄色带有荧光条制服的轨道工冲他点点头。“我会带您去您的专车。”

  “有劳。”阿瓦希尔点点头,没有说更多的话。他只是默默的跟着那名。不知名的轨道工,在一个又一个位于半空中的月台和维修平台间穿行。

  很快,他们就来到一辆崭新的轨道单车面前,这辆还算常见的载具上有明显的改造。不过,阿瓦希尔没有看出非法改造的地方。

  车上自有驾驶人员等候,在看到轨道工把人带来之后,他向不远处的轨道监管员挥鸣笛示意。而后者也同样打开了指示灯,准备引导他通过检测器。

  阿瓦希尔一行人就这样踏上了这一辆轨道单车。

  但恐怕只有那名高级技官不知道,接下来摆在他面前的会是一个怎样的任务。

  ————————————————

  轨道是如今新人类文明的主要交通方式,也是他们重要的家园。

  这些庞大的轨道不是单纯的铁路交通线,而同样具有诸多其他功能。

  而为了维护这些重要的生命线和交通网能够正常运行。人类培养了大量的轨道工,并在每个站点都配备了相应数量的轨道监测员。

  前者跟正常的维修工人没太多区别。而后者类似于车站站长和安全质检员。

  除此之外,帝国对这些庞大造物的运用措施也是别具一格。

  由于在帝国尚未成立之前,轨道就已经在不断建设和扩张。而在帝国统一全世界之后,实力大增的人类文明,进入了一个无序的对外扩张期,几乎所有的地方和中央本身都在强调轨道的重要性,并不断的把它们进行着延伸。

  而这也导致了很多地区的轨道在一段时间内竟无法相通。

  有可能是运输规格不同,也有可能是单纯的设备部件老化或管理不善。

  也一些是在使用淘汰了的老技术,其质量和运行方式根本无法与帝国现在的新兴科技产品相匹配。

  而最为严重和难以解决的问题是,这些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根据帝国智库所作出的统计,帝国的同种类轨道所占的总轨道规模比例,最大也不超过37%。

  换句话来讲,最广泛分布的轨道规模,也只占了所有轨道的4成不到。

  所以如果要对所有的轨道都进行一次大更换的话,那恐怕要花好几个世纪的时间,所花费的精力也是难以想象。

  因此帝国决定采用另外一种方案,即让他们交通载具来适应轨道,而非让轨道来适应现行的交通载具。

  就拿目前最流行的磁悬浮技术来说,全帝国所生产的所有轨道列车和单车当中,有超过99.8%的载具都具有自动改变车距的功能,这才满足了帝国目前的需求。

2244Kk · 作家说
上起点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