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二三事
上起点读书APP,新人免费读14天畅读本书,新设备新账号下载立享

第十六章 狠人皇太极

  努尔哈赤的第一任皇后是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又名孟古哲哲,是皇太极的生母(皇太极登基后追封)

  第二任皇后就是孝烈武皇后乌拉那拉氏,又名阿巴亥。乌拉那拉氏是乌拉部满泰的女儿,十四岁时嫁给努尔哈赤,生了三子一女,分别为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十四子睿亲王多尔衮、十五子豫亲王多铎。

  在孟古哲哲去世后,阿巴亥深受努尔哈赤的喜爱,所以努尔哈赤去世时,得以陪伴在努尔哈赤身边。

  在褚英被努尔哈赤杀掉之后,代善开始掌管军政国事,在代善身上看到希望的乌拉那拉氏开始尝试接近这位未来的“新汗”,也就传出了令努尔哈赤蒙羞的事情。

  可是她没想到的是,褚英和代善两兄弟先后都被努尔哈赤嫌弃了。

  没办法的她打算自己“创业”,努尔哈赤死后,乌兰那拉氏终于站在了风口之上,飞了起来。

  她的野心也彻底暴露,努尔哈赤葬礼刚结束,阿巴亥就传努尔哈赤“遗命”:

  立睿亲王多尔衮为“新汗”。

  这个消息一下子就炸开了锅。

  毕竟这和努尔哈赤生前强调的“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完全背道而驰,特别是以皇太极等人为首的四贝勒、五大臣势力,他们无论如何也不相信这份遗诏的真实性。

  这之中最不相信的是皇太极。

  眼见前两个都失势了,好不容易轮到自己了,怎么能让自己的“后妈”插一脚。

  在左思右想之后,皇太极决定做点什么来帮助自己获取这个汗位。

  首先要做的,就是打击阿巴亥和她的野心。

  于是,公元1626年(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仓促离世不久,以皇太极为首的诸位贝勒就以父亲的遗言:“我死后必以之为殉”为理由,要求大妃阿巴亥殉葬。

  此时的阿巴亥年仅36岁,正是青春的大好年华,自然也不愿意“慷慨赴死”,言语之间一直在抗争。

  毕竟现在自己的儿子可是很有希望能够登基继承汗位,成为金国新的统治者的,自己都还没有享受成为太后的殊荣怎么就要陪葬了啊。

  可是皇太极等贝勒可不管这些,坚决要求他们的“继母”按照父亲的要求殉葬。

  挣扎了许久之后,拗不过皇太极等人,大妃阿巴亥生殉,留下了幼子多尔衮及多铎。

  而关于立多尔衮这件事,据史料记载,努尔哈赤生前曾经找过褚英对他说:

  可以立老九为新汗,但是他还年幼,所以先由你代理朝政,之后你再传给老九。

  这个老九就是多尔衮。

  但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努尔哈赤这样的考虑是因为宠爱乌拉那拉氏,爱屋及乌才想立多尔衮为继承人,可见用心良苦,但是他忽视了“人心”。

  阿巴亥一死,多尔衮自然也就没有优势去参与汗位争夺了。

  但是“国不可一日无君”,汗位还是需要有人来继承。

  至于选谁呢?其实答案已经很明显了。

  褚英被杀,代善失宠,阿敏虽然也是贝勒,但是他是舒尔哈齐的儿子,本人因为永平之战屠城而被惩戒,所以基本也没有争夺汗位的资格。

  至于莽古尔泰,这位大哥因为怀疑自己的母亲富察氏与代善有染,所以为了讨父亲努尔哈赤的欢心,就暗中将自己的母亲杀害了。

  他的这种行为在大家的眼中就和禽兽没有什么区别,所以自然而然的,他也就失去了汗位的继承权。

  那么答案就只剩下一个了——皇太极。

  公元1626年(天命十一年),爱新觉罗·皇太极在群臣的推荐下继承汗位,即位当年仍然沿用天命的年号,次年改年号为天聪,史称“天聪汗”。

  皇太极成了,他终于坐上了梦想中的宝座。

  努尔哈赤走了,带走了大妃阿巴亥但是也留下了未尽的事业。

  一、宁远兵败,明朝依靠山海关的优势,据险自守。

  努尔哈赤征战多年,囊括了女真一族,没有想到在一个小小的宁远城马失前蹄,实在是让人愤愤不平的事情。

  皇太极继承汗位之后,首要面临的问题就是怎样完成自己父亲未完的事业,明朝虽然已经呈现颓势,可是山海关的优势还在。

  明朝吃到了宁远之战的红利后,据险自守,一时之间想要突破山海关威胁大明的政权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二、兵马强壮,族民众多,但是没钱,没粮。

  在努尔哈赤时期,为了抵抗强大的明朝,也为了保卫自身,军队的数量一度达到了15万人之多,这么多士兵,可是没有这么多的钱;另外还有一个小问题,就是因为和明朝开战的缘故,导致原先女真族人能够天然获取貂皮、人参等物品的地盘丢失,一国之民的生计很成问题。

  三、仗打输了,爸爸死了,国将不国。

  努尔哈赤宁远之战失败完全出乎努尔哈赤的意料,也出乎皇太极等人的意料,如此一来,军队的士气被打压,国民的信任度也直线下降。

  在他们的心中伟大的汗主去世了,这种打击可不是谁都能承受得住的。

  一堆烂摊子摆在皇太极的面前,让这位新上台的汗主焦头烂额,怎么办呢?

  左三圈右三圈的转了之后,皇太极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对轻重缓急做了个排序,决定先解决国将不国的问题。

  可是怎么解决?直接攻打大明显然是不现实的,偌大的山海关摆在面前,难不成直接渡海绕过去?皇太极摇了摇头。

  那有没有不用绕海的?还真有。

  当时的金国的都城在今天的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南边就是朝鲜,而朝鲜在之前的战斗中出兵帮助大明王朝,所以也就成了皇太极打击的不二之选。

  就决定是你了!

  公元1620年(天聪元年),皇太极出兵朝鲜,兴师问罪。

唐筱周 · 作家说
上起点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