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全国各地,各督各府都有练新军,原上头有意练三十六镇,然而实际上只有十四镇。除北洋的六镇实力最厚,其余分布在各省。山东自从章家敏裁撤绿营改练新军后,也有新军万余人,报了上去,统建一镇,黄再兴充任统制。
山东兵本历来彪悍,因此战斗力极强,加上章家敏身为藩台,掌管一省之财政,往往私自调剂新军,所以从粮饷到弹药无一不丰,无一不裕,因此上下都对章家敏感恩戴德,唯他马首是瞻。那黄再兴原是黄升之弟,本再四川营里当差,章家敏练新军后,把他奏调过来,从棚长做起,一路升到协长。后来彼得等人回国时,很说他的好处,说他军务在行,很可以当统制,章家敏就把他升为统制,还替他捐官,替他娶亲,很把他当成自己人看待,黄再兴自然感恩戴德,死心塌地。因此这一镇新军,都牢牢掌握在章家敏手里,即使抚台也有点呼应不灵。
袁世凯也知道他这一镇非同凡响,又在山东要地,直取天津,京城,因此很拿他看重,章家敏早想着靠着北洋将来共和捞好处,所以也紧紧抱着这棵大树不放,约定了攻守同盟。袁世凯本意想让他升属巡抚,碍于庆王的面未曾动他,章家敏在山东本来既掌财政,又掌人事,又掌兵权,合省官员都唯他马首是瞻,抚台见扳不动他,又见他专横,因此只好缩了一头,是事不管,章家敏也只当他是个摆设,因此藩台衙门早已盖过抚台衙门,于升不升属倒也不很在意,就是臬司有了公事,也来藩台衙门同他商量。
一日抚台接到京信,打开了一看大吃一惊,忙把藩臬两司请来。藩臬两司一来,看到抚台已经在那里披麻戴孝,吃了一惊,以为抚台有家人没了,忙上前问信。抚台把京信拿给他们瞧,藩臬两司看了大惊,佛爷同皇上于日驾崩,立了醇王之子为弟,醇王奉旨摄政。
抚台是旗人,免不得放声大哭,藩臬两司为的是国丧,也不得不陪着流点眼泪。于是就传喻出去,合省震动,都披麻戴孝,来到抚台衙门跪泣。
抚台免不得上折子,又传喻大众百日大孝期间的规矩。
佛爷一走,庆王和袁世凯自然失势。醇王摄政,光绪爷之弟,当今万岁的阿玛。自然权势滔天,一时无二。庆王被开缺,问了个府内蛰居,醇王同袁世凯有不共戴天之仇,据说光绪爷曾有言,要杀袁世凯,因此醇王普一摄政,就要杀他。好在香帅力保,就是军机上其他大人也不赞成,醇王本是个内向之人,为人胆小又没有什么主意,不爱说话,即使说话也有点结巴。听了众人的意思,也不免有些犹豫。这里袁世凯立马自请开缺,自身有足疾,回籍养病。醇王准了,于是京城里一时格局大变。
章家敏听到袁世凯开缺回籍养病,就一天几次的往新军大营跑,同众将一齐商议,他知道武昌起义就要来了,大清就要完了。自己手里有这么一支新军,将来要一展拳脚,走向共和了。
醇王摄政,自然免不得要有新举措,于是下令组建由摄政王亲率的禁卫军,将近畿各省的新军一律划归朝廷直辖,本意是要把山东的新军也纳入近卫,为的山东有海事布防,又有外国领事和驻军,权衡起见,就仍旧留任。章家敏听了长吁一口气。
有下旨成立海军部和军咨府,设立贵胄学堂,专收满人。载沣代皇帝任全国海陆军大元帅,宣布统一全国军政大权。
又任用满人载泽、毓朗、善耆等掌执训建新军事务,任命铁良、凤山为江宁、广州将军,荫昌为陆军大臣。派其弟载洵、载涛分赴欧美考察陆海军,回国后任命载洵为海军部大臣,载涛为军咨府大臣,并代载沣统率禁卫军。
这么一来,又回来大清入关后,满人治国那一套法子来。其令一出,举国哗然,各汉族官员自然愤愤不平,唯有满族官员争相庆贺,说醇王主意,大清本就是我们满人的天下。
醇王下旨,又要预备立宪,庭寄下来,亦是什么切实筹办宪政,要各省筹备咨议局,抚台接了这个信,也是一头雾水,怎么醇王恢复旧治,又要搞预备立宪,这是个什么缘故,心里踌躇,山东早就设了咨议局,各位候补道府的名字早就申详上去。因此抚台虽然得了旨,也疑疑惑惑,又把前头的名单找了出来,详奏上去。
醇王又下旨,裁撤军机处,又把庆王请出来,组织内阁,要弄内阁总理衙门,请庆王担任内阁总理衙门大臣。这个本来无可厚非,然而等内阁人选一公布,舆论大哗。新内阁阁员十三人中满人占八人,满人中皇族又占五人。舆论指责为“皇族内阁”。各省谘议局竞相上书要求撤销“不合乎君主立宪各国之公例”的“皇族内阁”。都察院御史也上本奏请实行内阁官制章程,认为皇族不宜参与内阁。
谁知醇王又下旨:“组阁为皇帝特权,非议员所能干预。朝廷用人,审时度势,一秉大公。尔臣民等,均当懔遵钦定宪法大纲,不得率行干请,以符君主立宪之本旨。”这一下就等同于宣布满汉决裂。醇王孤注一掷,又要把铁路国有,这一下激起民愤,广东,湖南,湖北,四川各地都闹起保路运动。
原来皇族内阁颁布“铁路干线国有”政策,将已归商办的粤汉、川汉铁路收归“国有”,任命端方为督办粤汉川汉铁路大臣,并与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签订《湖广铁路借款合同》。
湖南各界群众以铁路公司、咨议局为阵地,积极争路,迫使湘抚杨文鼎奏请清廷收回成命。上奏遭申斥后,民众相继罢工、罢市、罢课,拒交捐税。湖北咨议局亦召开大会抗议,疾呼“存路救国”。
宜昌商股股东纷纷向铁路公司索回股本,铁路工人和附近农民起而支持,与官军发生流血冲突。广东铁路股东反对清廷强占粤路,坚持商办,华侨股东声明“誓死不从”。民众拒用纸币,挤兑银根,以示抵抗。在粤督张鸣岐高压下,股东赴香港成立保路会,继续抗争。
四川斗争尤为激烈,立宪派绅商首先发起保路,组织保路同志会,持有租股的农民争相入会,参加者达数十万人。在清廷强行接收宜万段后,群起抗粮抗捐和暴动,
川督赵尔丰诱捕保路同志会代表蒲殿俊、罗纶等人,查封同志会和铁路公司,并用武力镇压请愿群众,死伤数百人,造成“成都血案”。如此一来,群情激奋,四川人就涌起势力,聚而成匪,公然同朝廷作起对来。朝廷闻讯,自然震怒,有旨让端方帅军镇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