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壑眼中精光一闪,虽然脑海中闪过百千念头,但他并没有说出来,只是说了一句话。
“见机行事。”
朱棣也不傻,知道该怎么做。
朱瞻壑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想的,所以也不知道他到底想要什么,所以也就顺水推舟了。
就在这时,一道人影,从不远处的一条巷子里,疾驰而来,直奔朱高煦而来。
行过礼后,才道:“燕王有命,要大帅和皇孙速进宫一叙。”
“知道了。”朱高煦摆了摆手,示意那人下去。
说着,他看了一眼朱瞻壑,忍不住问道:“叫我们做什么,我们才刚刚入城,连住处都没有,让我们去哪里?”
朱瞻壑心中一动,猜到朱棣的想法:“他应该是遇到了什么麻烦。”
“快点,再耽搁下去,可就拿不到奖励了。”
说完这句话,朱瞻壑一拉缰绳,策马而行,朝着宫中而去。
一股浓烈的烧焦味道,从王宫前传来。
火势虽已熄灭,但仍有不少赤红色的木炭在暗中燃烧,以至于王宫上空仍有滚滚浓烟。
控制着皇城的每一条道路。
有传言说,朱允炆就是在这场火灾中丧生的。
可是朱棣却不相信,那些被烧死的人,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是朱允炆?
如果他没死呢?
所以他才会下达命令,将整个皇宫都封死,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找到。
朱瞻壑父子走到门口,把马匹递给守卫后,便被一个小内侍带着,朝朱棣进发。
而在正殿的阶梯下方,则是一片被士兵包围的广场,广场上站满了穿着深蓝色官服的官员和他们的家属。
更多的宫女,官员,太监,士兵,都被从宫中的各个甬道里拖了出来,汇聚到了这里。
而在这块空地的正前方,沿着阶梯向上,则是一座大厅。
走到大厅,朱棣穿着一身盔甲,正端坐在椅子上,居高临下的看着周围的建文大臣。
在朱棣的身后,还跟着几个人,有官员,有将军,还有几个太监,还有几个侍卫。
除了朱棣之外,其余人都在看着这些大臣,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朱瞻壑与朱高煦在众人的带领下,从建文大臣的身旁走过,拾级而上,与朱棣并肩而立。
此刻,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也没有任何悲伤,仿佛对应天被攻破并不怎么高兴。
小太监向朱棣低声说了些什么,朱棣便发现朱瞻壑与朱高煦不知何时走了过来。
片刻后,他脸上露出一抹苦涩的微笑,对着另外两人道:“可算来了。”
朱瞻壑和朱高煦面面相觑,都感觉到了朱棣的异样,两人都是抱拳行礼,一言不发。
朱棣见两人一言不发,有些奇怪,问道:“两位这是什么意思,平日里见我都是话多的,今日却是一言不发。尤其是你,平时最喜欢和我吵架,现在都不吭声了。”
朱高煦仔细观察了下父亲的表情和声音,确定一切都很好后,才鼓起勇气,开口道:“父亲,你还好吗,这次可是天大的喜事,你不是应该开心吗,为何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
朱棣闻言,也是露出一丝笑容,不解地问道:“不错,我本该开心,但是一想到这么多年来,为了朱家的事情,死了那么多人,我就不能再开心了。”
“我刚刚得到消息,徐增寿已经死了。如果让你娘知道了,估计又要哭上几日。”
世间最痛苦的事情,就是看着一家人的生死。
朱高煦年纪尚小,自然无法理解朱棣此刻的悲凉,只是说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父皇何须在意这些,如今我们能保住性命,便已是万幸,哪里还顾得上其他人的生死。”
朱瞻壑一听这话,顿时一脚踢在父亲的腿上。
父亲,您的智商简直就是一头猪,您怎么能这样说呢?!
他对着众人高声说道:“各位,他们的死,我们一直都很感激他们,从来没有忘记过他们。”
嗯?
朱高煦目瞪口呆的看着自己的儿子,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朱瞻壑一把抓住自己父亲的胳膊,在他耳边小声道:“父亲,你他娘的是不是傻啊!你这么一说,还有人愿意为我们出力吗?”
他一边说,一边向朱高煦使了个眼色,让他看看朱棣身边的那些大臣和将领。
此言一出,朱高煦也是恍然大悟,觉得自己之前的那番话,实在是太过失礼了。
他赶紧换了个说法,为自己辩解起来:“咳咳,那个,犬子说的没错,大家都是有情有义的....”
“你说什么?”
朱瞻壑揉了揉太阳穴,一脸茫然地看着自己的老爹,脑海中一片空白。
这货,根本不是一个为政治而生的人。
“如果你不会说,那就不要说了,免得添油加醋。”朱瞻壑越发感觉到,有这么一个蠢货在身边,早晚有一天,他的家族会被人灭掉。
朱棣在一边看着两人嬉戏打闹,心里也舒服多了。
一个年近五十的老头,到底是被亲情打动了。
只是,他的二儿子,比起一般人来,实在是太慢了。朱棣在心里叹了口气:若是他能有孙儿的十分之一,那就是九泉之下最幸福的事情了。
朱棣招了招手,将朱瞻壑叫了过去,问道:“你与李景隆、朱穗,是何时勾结在一起的?”
“啊?”朱瞻壑一脸懵逼:“我不是勾结他们。”
朱棣的表情立刻变得严肃起来,心道:“这家伙,到了这个时候,我还不知道你的身份。”
“你不是说,船到桥头自然直吗?今天我在城内巡逻,没想到在我们的马车抵达金川城下的时候,他们竟然将城门给开了。”
“陈瑄也来了!”
“上次长江一战,就是他带着自己的海军向我们投降,然后我们的军舰就能渡过了。”
“你这孩子,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我之前还不觉得,但这会终于想起来了。”
“打开大门的两个人,肯定跟你有关。”
朱棣为自己的聪明感到骄傲,总算是识破了孙子的诡计。
朱瞻壑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容,问道:“老爷子,我若告诉你,这只是一个意外,你相信么?”
“呵呵!你以为我会相信你?”
“但这是真的,你如果不相信,可以把他们叫来,让他们亲口说一说。”
说到这里,朱棣也不说话了。
他疑惑地看了朱瞻壑一眼,确定对方不是在撒谎,这才郑重地问道:“你确定没有动手脚?”
朱瞻壑淡淡道:“你可以再叫两个人过来。”
不过朱棣摆摆手,直接将他的话堵了回去:“不用,我已经提前询问了,所有人都说和你没有关系。”
“这就对了。”
这一刻,朱瞻壑终于放下心来。
他刚才对朱棣说出那样的隐晦话语,并非是想要邀功,还有别的用意。
而且,像李隆景这样的人,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反而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现在,要谨慎行事。
王宫,正厅。
朱棣望着下面一片混乱的大臣,转头对身边的朱高煦问道。
“二儿,这几个人,你看该如何处理?”
“你以为呢?自然是全部……”
朱高煦毫不犹豫,正要下令,但朱瞻壑立刻打断了他的话。
好书等你评,快来成为鉴赏第一人